发信人: cannadeer(蕉鹿)
整理人: yerk(2003-03-24 22:35:43), 站内信件
|
夜读张爱玲
——读《爱》散记
作者:蕉鹿
在张氏眼中,文明是不可靠的,无论当时是怎样的荣辱哀乐,到头来都将在时间的闪击下破碎、湮灭。如她自己所说:“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其文的“荒凉”底色也正源自这种“惘惘的威胁”。
但作者却似乎要在这种荒凉的文明的预感中寻求一种东西。《爱》中那句“你也在这里吗?”在文本层面上被重复了两次,而透过纸背,我们可以分明地听见“她”将这一句,在她多舛的一生中,重复了无数次。“她”的坎坷悲凉的一生也是这文明的一部分,因为文明实际上也是由无数不同色彩的荒凉的人生所组成。作者并未着力叙写“她”所经历的“无数惊险的风波”,反用旁观者的态度,以几句话就轻轻带过,以此象征那易逝的文明。然而就在这易逝的文明两端,却是那句“你也在这里吗?”这句历经沧海桑田、人世变幻而未变的话因此赋上了象征色彩,就像《倾城之恋》中那堵灰冷的墙,是历劫后的存物,白范二人最终在这堵墙下获得了彼此刹那然而彻底的谅解,完成了他们灰色的团圆;“她”凭着这句话跨越了几千几万年的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与“他”完成了精神的团圆。
作者凭着这一句话、一堵墙,逼近哲学,思考着地老天荒,文明崩毁和真心犹存,叩问着宇宙、人生的瞬间与永恒,带有几分预感,几分惆怅,几分苍凉,几分期待。虽然这种团圆是悲凉的、灰冷的,这种顿悟中渗透着如烟似雾的人生失落感,但毕竟,跨过文明的荒野,历经时间的闪击,还有这么一点儿东西,还没有变,还能够给人一种凄凉的满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