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闽南风情>>【纵情山水】>>〖闽南画册〗>>〖泉州风情〗>>◆泉州的中国之最◆>>百强县数量泉州得第一

主题:百强县数量泉州得第一
发信人: sany3149(魔神&桑尼= =!!)
整理人: fantast(2003-03-02 00:18:58), 站内信件
  由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组织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已揭晓,泉州5个县(市)进入全国经济竞争力百强,占福建省百强县的1/2多。据权威人士透露,全国百强县地级市泉州第一,高速发展的泉州经济再度引起各界关注。 

  据统计,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浙江温州4个,江苏无锡3个,浙江嘉兴3个。而泉州有5个县(市)入选百强,数量居全国各地级市之首。泉州县域经济靠什么引领潮流,走在全国省会、单列市和地级市的前面?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有关教授认为,泉州县域经济能迅速崛起,是因为泉州民营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高,这是泉州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泉州经济的发展方式是内源发展,泉州的经济是通过老百姓自己的资本积累发展起来的,所以全市各县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均衡,这也是泉州强县多的一个原因。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专家认为,泉州经济发展很快,得益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区域性所有制结构,以及相应的企业组织结构比较完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泉州市走出了一条利用“民资、民力、民智”发展经济的路子。 

  另一方面,泉州块状经济的发展造就了泉州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少国内经济界人士到泉州等地考察时常常会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很多企业简直就是一个生产车间,每家就是一个工厂,这些企业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协作,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不断进步的局面。竞争带来行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和区域经济的整体繁荣。不少地方看似产品趋同,但“船多不碍港”,买家的选择多了,卖家的竞争性强了。市场化竞争推动了企业的进步,一些大企业的进步则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进步。 

  正是因为有了竞争和合作,在泉州出现了一种颇为有趣的经济现象———“小企业规模集群”,或者说“块状经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目前,泉州已有多个特色园区和功能工业园区,形成了诸如晋江鞋业、石狮服装、安溪茶叶、惠安石雕基地等闻名中外的企业集群。而这些块状经济发达的县市,都进入了全国竞争力百强县。 

  相关链接 

  百强县是怎么评出来的 

  此次评出的全国经济竞争力百强县,究竟是依据什么标准评出来的?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研究员刘福刚先生介绍,截至2000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行政区划286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除外),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工作是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在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有关省市的统计资料,按照科学的方法,经过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甄别,历时一年多完成的。 

  评价采用了具有综合性和可比性的县域经济总量指标,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同时也考察了县域经济的平均指标和经济增长指标,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没有采用具体的物化指标和社会生活指标。 

  据介绍,全国经济竞争力百强县数量不足全国县(市)总数的5%,而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县域经济的25%。百强县的平均规模和人均 G DP为:人口89.8万人, GDP135.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6亿元,人均 GDP16400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数的2.0倍、5.2倍、5.6倍、3.0倍。 




----


【風舞塵緣】
纵横三国
閩南風情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