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iedie2001(
)
整理人: 9905979(2002-12-13 22:30:00), 站内信件
|
台湾与大陆古文化的一致性
1968年,台湾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考古发掘中,获得大量旧石器时期的遗物,其中有石器数千件,骨角器近百件,不少石器有加工痕迹,骨角器中有长条尖器和骨针两种。两岸学者认为长滨八仙洞出土的石器与大陆南方许多旧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石器,在基本类型和制作上没有多大差别,尤其与湖北大冶石龙头及广西百色上宋村两处出土的砾石砍砸器非常相似。
新石器时期,由于海面上升形成台湾海峡,但两岸的原始居民依然有密切的文化联系。1962年,在台北八里乡大坌坑出土许多绳纹和条纹陶片,以及打制的石斧和小型石锛。这种以绳纹粗陶及打磨石器并存的大坌坑文化,在台湾分布很广,台北圆山下层、高雄凤鼻头下层及台南八甲村遗址下层出土的陶器,皆有绳纹或条纹,同时也发现有打制或磨制的石斧、石锛。江西的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粗红陶均饰有绳纹,打制石器有刮削器、砍砸器等,磨制石器有石凿等,与台南八甲村遗址出土遗物属同类型。广东潮安陈桥村遗址出土的陶器,是绳纹夹砂粗陶,同台北大坌坑的绳纹陶有相似之处。高雄凤鼻头遗址出土遗物是泥质磨光红陶和刻纹黑陶,与福建闽江下游的昙石山遗址出土的遗物十分相似,属同一文化类型。
台湾以印纹细陶为代表的凤鼻头文化、圆山文化和大陆东南、华南地区的古文化有很大的一致性。可以说,台湾古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大陆古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民族文化的整体,共同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文明作出了贡献。
台湾"先住民"根在大陆
1970年,台南左镇乡发现了一片灰红色的人类头骨化石,是一块青年男子的顶骨,经测定:这是最古老的人类化石之一,年代约在10000年前,被命名为左镇人。左镇人与大陆的山顶洞人属同一时代人,应是从大陆经过台湾海峡的陆桥进入台湾的原始人。
去年,台北芝山岩遗址挖掘出两具完整的人骨,经专家鉴定,推断为2500年至3000年前的一男一女骸骨。台湾古人类学教授黄士强认为,台北芝山岩遗址是台湾最早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推测可能来自大陆闽浙地区沿海一带。
两岸学者研究确认,台湾先住民的族源主要是大陆东南地区的古越人。除大部是从大陆直接移居到台湾的闽越族外,还有一部分是从南洋群岛移居的马来人。多数人类学家认为,马来族也是从中国大陆南迁的南亚蒙古人,他们都是远古时期从中国大陆迁移到台湾的,他们和大陆的古越族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
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史式教授说,台湾的先住民过去曾被称为"山胞"、"台湾土著"等并不科学,台湾当局称之为"台湾原住民"也不恰当,这是因为:第一,台湾的先住民是从大陆迁徙到台湾的,并非土生土长;第二,台湾的先住民与祖国大陆各民族之间的血缘关系和文化传承关系长期存在,并未中断,是真正的同胞,称为先住民更为恰当。
史式教授和台湾著名历史学家黄大受把台湾发现的大坌坑文化、圆山文化遗址与代表古越人生活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对比后认为,距今6000年到4500年间,台湾先住民中的泰雅等族的祖先就开始从大陆东南沿海陆续迁入台湾。他俩在《台湾先住民》专著中,列举了台湾先住民风俗习惯中所保留下来古越遗风,如断发纹身、龙蛇崇拜、饭稻羹鱼、干栏式建筑、男吹口琴、女吹鼻箫、悬棺葬等等,这些都是古越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也是台湾先住民源自古越人的有力证据。台湾先住民是百越族的后裔,是中华民族的一支。
越文化研究专家何有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台湾高山族是古越族的一支,他们的根在大陆浙江绍兴一带。他发现高山族与越人在风俗习惯、先民造物、造人传说等众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他认为,约在4000年前浙江绍兴一带的部分越人,因某种变故乘船渡海,迁入台湾繁衍生息,成为台湾先住民。越人善作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的船用木桨表明,早在7000多年前,越人即以船为水运工具。4000多年前要想横渡风急浪高的台湾海峡,当时只有越人具备这样的条件。
最近,复旦大学一项研究结论:台湾高山族祖先是上海地区百越族后裔。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生李辉等人经过半年的调查分析,并首次抽取马桥地区古代遗骨和现代居民与台湾高山族人群的DNA,经过对比发现,两地人群都具有远远超过50%的高比例的M119C。台湾高山族中的布农族的比例达到80%,阿美族则达到100%。而M119C是百越族所独有的,在世界的其他人群中都没有发现过。
从对马桥地区和高山族的古文化遗产比较中也发现,马桥地区出土的有肩石斧和有段石锛等是百越族所独有的特征,而在台湾大坌文化、圆山文化、凤鼻头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石器、陶片等也同样具有百越族的特征。马桥地区和高山族同样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崇拜多神、腰机纺织等古越遗风。台湾语族与马桥地区方言都有很大相似之处,二者都是来源于古越语。
据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基因信息中心学者、复旦大学教授金力介绍,这次综合研究,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对古DNA中Y染色体多态位点分型,研究结果对考古、语言学等诸多学科影响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