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z(群众)
整理人: 9905979(2002-12-13 22:21:51), 站内信件
|
与原住民有关的宜兰俗语
宜兰的原住民主要有两大族群,分别是居住在大同乡,南沃乡的泰雅族,以及居住在冬山河,宜兰河流域的噶玛兰族,在汉人大举入侵之后,泰雅族原住民渐渐失去生存空间,成为都市中的「城市猎人」,而噶玛兰人部分被迫移居花东地区与阿美族融合,留在兰阳平原的噶玛兰人则全部被汉化并与汉人通婚混血,成为现在的宜兰人。
*橄仔脚躲鬼
五结地区俗语。橄仔树即大叶山榄。橄仔树是噶玛兰村落的标志,传说噶玛兰人擅长下蛊(番仔拱),汉人父母为了防止孩童因误闯误撞而中邪,故佯称「橄仔脚躲鬼」,以吓阻小孩擅入噶玛兰村落。
*不是番仔田 给你勿会 并哩
番仔田是指平埔族噶玛兰人的田地。噶玛兰人生性憨厚老实,其田地经常被汉人所并吞。这句话是比喻自己并不笨,没那么好欺侮。并音「ㄅㄧㄚˋ」,是并吞之意。
*番仔狗祖公
这是汉人诋毁泰雅族原住民以狗为祖宗的谚语。泰雅族人因狩猎需要,对狗极为尊重,如狗被山猪等野兽咬死,则加以埋葬祭拜。这原是尊重生产工具的表现,正如农民尊重耕牛一样,但汉人却讥其以狗为祖宗。
*番仔加台
宜兰人的口头禅,表示「很糟糕」之意。早期泰雅族原住民十分凶悍,经常出草猎取人头,因此形成这句特殊的口头禅,如诅咒别人则称「去给番仔台」。
*番仔台了才要栅竹围-勿会 赴了(来不及了)
由于泰雅族人有猎取人头得习性,因此在汉人入垦之后为求自保,就以土围、竹篱围成防御工事,或设隘口监视防止泰雅出草。这句俗语意谓人都已经被泰雅族杀死了才要开始围竹围、做栅栏,当然是来不及了。
与原住民有关的宜兰俗语,对原住民都充满轻篾与畏惧,汉人既鄙视原住民,却又惧怕原住民会下蛊、出草,因此关于原住民的俗语都是负面的,这显然是出自汉族自我中心的优越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