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宝岛风情>>宝岛风情>>台湾语言>>宜兰俗语初探---民变与械斗事件

主题:宜兰俗语初探---民变与械斗事件
发信人: qz(群众)
整理人: 9905979(2002-12-13 22:21:51), 站内信件
民变与械斗事件

宜兰的开发是典型的「官未辟而民先垦」形态,汉移民在拓垦兰阳平原的过程中,完全是武装自卫自力更生,未得到官方的协助与保护。至嘉庆十五年(1810)清廷勉为其难的将宜兰收归版图,十七年设噶玛兰厅派官治理,但因官员任期是「三年官二年满」,多数官员无心经营规划厅政,因此民众对官员也多持轻蔑态度。

官威不彰,民众对政府缺乏信赖感,加上初辟地区势力范围不清,新垦移民为争夺水源、土地、利益,难免引发冲突,因此台湾有「三年一小乱,五年一大乱」之称。同样的故事也在兰阳平原上演。宜兰地区的民变事件有林泳春抗办军工事件,吴集光焚掠闽庄事件,吴磋、林汶英杀通判董正官事件;分类械斗则有闽粤械斗、漳泉械斗、姓氏械斗、挑夫械斗以及最特殊的音乐派系西皮、福路械斗等。在清廷统治宜兰短短的八十三年之间发生八次的民变械斗事件,除了「民风强悍」的因素之外,政治腐败、官威不彰,或许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董大老吃韭菜

咸丰三年清廷政府因军粮不济,向富绅筹借劝募并向民间收购仓谷,因而刺激米价高涨,引发民怨。且官方收购价格过低,势同变相征收,造成官逼民反局势。当时吴磋、林汶英召集群众以梅州(今宜兰梅州里)为据点,抗拒官府贱价搜购粮食。八月十四夜噶玛兰通判董正官会同营都司刘绍春围捕吴磋等义民,当时噶玛兰厅「义首」林汶英通知吴磋防范,吴磋乃派王强等埋伏于斗门头树林,待董正官通过时将其刺杀并割断首级。董正官被杀之后首级滚落韭菜园,故言其吃韭菜。(资料来源/周家安)

*董大老死埤口-有功打无劳

董正官遇害时营都司令刘绍春因救援不及,据报后曾领兵反击造成多人负伤原本有功,但次日吴磋率众人入城查看稻仓存粮,刘绍春竟畏惧藏匿毫无抵抗,因而遭到革职。原本有功却变成撒职,所以是「有功打无劳」。埤口在今宜兰市新生国小对面。

*陈林李 结生死

根据《宜兰县志》记载:清朝同治年间,罗东、冬山地区,林李两家族因赌博滋生纠纷,陈姓居中调解,但林姓不从,遂使陈、李两姓联合对抗林姓家族。当时各姓氏纠集同族,聚众械斗,造成死伤,后因清廷派兵镇压,方告平息。从此陈、李与林姓家族之间,即形同水火,不相往来,迄今仍有一些家族坚持陈、李与林姓不通婚的家规。

*陈无情 李无义 姓林仔娶家己

这是同治年间陈李林三姓械斗之后,林姓家族所言之语,意即陈李两姓无情无义,林姓氏族只好自相通婚,「同姓不婚」乃台湾各地普遍之婚姻禁忌,然而宜兰地区却无此避讳。家父、家母皆姓林,且家族不得与陈李两姓通婚即为一例。

*西皮倚官 福路逃入山

嘉庆年间以来,北管戏曲盛行于兰阳平原。北管戏曲分西皮、福路两派;西皮以「堂」、「轩」为名,主要乐器为吊规仔,供奉田都元帅为戏神;福路派则以「社」为名,主要乐器为壳仔弦,奉祀西秦王爷。同治以降,两派子弟时而发生械斗,当时西皮分布沿海地区,且人多势众,与官府关系良好;福路则据山区,势单力薄,故称「西皮倚官福路逃入山」。另一说法是西皮依附举人黄缵绪,因此声势大增,福路派领袖陈辉煌则在同治十年(公元1874)率领子弟随罗大春开辟苏花公路,故言其逃入山。

*金蝇拼海蚋仔

西皮、福路相争,两派子弟互诋对方为金蝇与海蚋仔。西皮奉田都元帅为戏神,传说田都元帅是个弃婴,由毛蟹濡沫养育长大,因此其神像造型或于嘴边画有蟹脚,或在其额头绘上画毛蟹图形,西皮子弟因此就以「海蚋仔」为图腾。福路子弟藉此讥其为专吃腐蚀物,而西皮派则反讥福路子弟如同苍蝇般沾食发烂的食品。

*金蝇捻翅做荫渍(豆鼓) 海蚋仔拗脚变豆乳

宜兰西皮、福路之争时两派弟子互诋之辞。西皮子弟讥讽福路派为金蝇,故谑称如将金蝇翅膀捻去即成为豆鼓。而西皮子弟是以沙蟹(海蚋仔)为标志,故福路派戏称将海蚋仔的脚折断就会变成豆腐乳。

*豆腐刀削蕃薯皮

西皮、福路争斗期间,宜兰有绰号豆腐珍仔和蕃薯舍(即黄及西)分主两派。当时西皮派的蕃薯舍财大气粗,而西皮派的豆腐珍仔则较弱势。有一年王爷诞辰,豆腐珍仔聘雇几个阵头在蕃薯舍家反复绕圈游行,蕃薯舍不察,误以为对方阵头众多,基于「输人不输阵」的理念,同年田都元帅生日时,蕃薯舍就花费钜额扩充场面,以搏回颜面,地方父老戏称此事为「豆腐刀削蕃薯皮」。

*豆腐阵拼蕃薯舍

据说豆腐珍仔与蕃薯舍拼阵,由于阵头数量太多,难以估算,于是双方约定,凡属豆腐珍仔聘雇的阵头在通过分驻所时,只游行不吹奏,以利统计双方阵头数量。事后豆腐珍仔却派人至游行队伍中散布谣言谓:日本大人(警察)正在讲电话,下令阵头经过分驻所时不得吹奏,后来估计结果,福路派的豆腐珍仔的阵头就远胜过西皮的蕃薯舍。

*西皮济不如福路齐

北管子弟轩社对立时期,西皮派虽人多势众,却不若福路派子弟团结。济,众都之意。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