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rgentbell(沙尘暴)
整理人: 9905979(2002-12-13 22:20:01), 站内信件
|
太鲁阁国家公园成立于民国七十五年十一月廿八日,位于花莲、南投、台中、宜兰四县的交界处,面积有九万二千公顷,其间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交错,架构出一个自然而原始的环境,不仅拥有雄伟峻秀的太鲁阁峡谷及独特的高山地理景观,同时也蕴藏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可说是台湾的一块瑰宝。
雄伟峻秀的太鲁阁峡谷
太鲁阁峡谷是一个足以傲视全世界的地理景观,每年都吸引无数的游客在此流连赏景。然而这险峻的断崖峭壁,深遂幽静的深谷,都是历经立雾溪千万年的下切侵蚀作用,及地壳不断隆起上升所造就出来的。
太鲁阁峡谷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二亿三千万年前,台湾尚未形成,在热带及亚热带浅海中生长了许多珊瑚礁、有孔虫、石灰藻等生物,形成生物礁,当这些含碳酸钙的生物遗骸崩落后堆积在深海中,同时受到上部岩层的压力,使这些生物遗骸胶结在一起,形成石灰岩。
七、八千万年前的南澳造山运动遂使这些石灰岩产生变质作用,成为大理石。
约四百万年前开始,菲律宾海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发生碰撞,台湾逐渐形成,并慢慢隆起成陡峻的中央山脉。由于覆在山脉上层的岩层受到风化侵蚀的作用而剥离,以致于深处的大理岩便逐渐露出地表。出露的大理岩受到立雾溪经年累月下断的下切侵蚀,且随着地瞉不断隆起,使峡谷愈来愈深,而山也愈来愈高。然大理岩质地非常致密稳定,河水切割时边坡不容易崩落,又可溶于水,因此历长久的岁月之后,便造成高耸直立,几近于垂直的U型峡谷,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太鲁阁峡谷』。
变化多端的高山美景
太鲁阁国家公园位于中央山脉北段,境内地势高耸,层峰绵连,二千公尺以上的高山约占全区面积的一半,名列「台湾百岳」的高山就廿七座之多,其中以南湖大山、奇莱连峰、合欢群峰、中央尖山最负盛名。
南湖大山高三七四O公尺,是园区的最高峰,台湾的五岳之一,山势巍峨,有如帝王之相,拥有丰富而特殊的植物资源,且为大甲溪最高最远的发源地。
奇莱连峰断崖嶙峋,气候变化莫测,有黑色奇莱之称,尤其北峰是台湾的『十峻之一』,非常险要,立雾溪的最高源头也发源于此。
中央尖山为台湾的『三尖』之首,海拔高三七O五公尺,尖锥状的山势高耸直指天际,是原住民心中的灵山。在登山界一般与南湖大山台称为『北一段』。
合欢群峰山势较平缓,中横公路雾社支线蜿蜒穿过,交通极为方便,是可及性极高的高山地区。合欢群峰每年冬天受东北季风带来水气,再遇上北半球冷气团南下的影响,形成冷锋过境,循兰阳溪谷,直达合欢山区,带来丰沛的降雪,遂使台欢山成为台湾的赏雪胜地。
热闹缤纷的植物生态
台湾为热带岛屿,拥有热带的原生植柀,然而主于地势高耸,也同时蕴藏温带及寒带的植物。太鲁阁国家公园海拔落差大,从接近海平面的立雾溪谷到三七四O公尺的南湖大山,其间经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也因此造就出多元且繁复的植被。
一般大致区分为低海拔阔叶林生态系、针阔叶混合林生态系、针叶林生态系及高山寒原生态系。同时由于高山峻岭阻隔,每一个山头都各自独立耸入云宵,让许多生物的生殖产生隔离作用,因此容易瘟育出特有及稀有的植物。由于太鲁阁国家公园地形特殊,高山植物及山地石灰岩的植物是两个最具特色的植物景观。
种类数量繁多的野生动物
太鲁阁国家公园由于地形、气候复杂,海拔的垂直落差极大,造就出繁复且歧异度甚大的植物生态,再加上原生植被与森林多能保持原貌,所以栖息在其间的动物种类和数量就非常岂富。据初步謮查,共有廿四种哺乳类,占台湾陆生哺乳动物的三分之一;一三九种鸟类,约有台湾百分之八十的留鸟在此发现;两栖类有十四种,占了台湾两栖类的一半;爬虫类有廿五种;鱼类十六种,蝴蝶二三九种。其中在特有种方面哺乳类有六种,鸟类有十四种,两栖类三种,爬虫类三种,蝴蝶廿八种。
当你置身太鲁阁国家公园活动时,偶而可见成群的台湾猕猴在树丛中觅食嘻戏,这是较容易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而其它的大型哺乳类则只在密林深处才能听得到它们的鸣叫声。至于鸟类,两栖类、爬虫类,昆虫等动物只要您稍加留意积聚先人智能的文文史迹太鲁阁国家公园的人文史迹大致可分为史前遗址,泰雅族文化及古今道路系统等三大部份。
据人类学家的调查,曾在园区内的河阶地上发现一些史前人类的遗址,挖掘出陶片、石斧、石纺轮、铁器、单石等史前的遗物,推断是二、三千年前所遗留下来的,显示在二、三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
泰雅族是太鲁阁国家公园内的原住民族,他们原居于西部浊水溪上游,约于二百五、六十年前在狩猎途中,发现中央山脉东侧的广阔原野,于是相率越过群峰,进入立雾溪流域定居,在河谷及河阶地上建立了九十七个部落,并在此形成独特的文化。
清朝同治年间清朝曾派罗大春赴台开『北路』,即今日苏花公路的前身,贯穿北部与东部间的交通,这是本自区最早由官方修筑的道路。
合欢越岭古道为翻越中央山脉,东西之间交通的孔道、原为泰雅族人为迁陡、御敌开垦等原因而逐渐开出的道路。日本人统治期间为了便于管理原住民,遂将此路拓宽,即为今日的合欢越岭古道。
中横公路于民国四十五年七月开工,民国四十九年五月通车,是许多在沙场上出入死的荣民流血流汗所开凿出来的,全长一八九公里,贯穿国家公园东西向的交通。公路沿线风景秀丽,是太鲁阁国家公园最著名的国家景观道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