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客家风情>>〖色味俱全.美食天地〗>>【 客家饮食 】>>家乡的糯米酒 zt

主题:家乡的糯米酒 zt
发信人: ajohn(村长)
整理人: lyl0753(2002-12-13 21:18:09), 站内信件
                   家乡的糯米酒□北京 陈世涛
  从小就爱喝家乡的糯米酒,它红红的颜色,淡淡的甜味,醇和的酒香。它维系着我深深的思乡情结。至今,我仍然深深地记得小时酿酒准备过年的情形。
  我家在梅县的一个小山村——雁洋桥溪村。美丽的山村既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也留下酸楚的印记。几十年前,这里仍然很穷,小孩不懂事,只知过年好,有好吃的,有新衣穿,热热闹闹。但作为父母,却要费尽心思。年是不得不过的,’“去年留不住,年来也任他。当垆一 盍酒,争奈两年何”(唐·卢同诗)。在过年的时候,总要准备一点糯米来酿酒,似乎没有酒就不能算过年。但那时的酒,是苦是甜,只有自己知道。
  一到农历十二月初,过年的气氛就从大扫除和蒸酒开始。家家户户都把糯米饭蒸好,拌上酒饼,放进大陶缸盖好,并用棉被之类的材料包好保温。隔一二天,房间里就能闻到酒香。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谁家做的酒放在什么地方,只要从窗前经过就能闻到。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煮酒的日子。
  十二月上中旬,各家各户似乎都约好了在同一天,在禾坪找好一块地方,把要煮的装好酒的大坛子摆上,四周堆满了谷糠。往往是几户人家集中在一块围成一个大堆。山里太阳来得晚,当太阳高高地升起的时候就把谷糠点着火。火慢慢地烧,酒也就慢慢煮开了。这一天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是十分快乐的一天,大有新年从此开始的感觉。小孩们看着时而冒黑烟,时而冒火星,时而呛得眼睛流泪,时而烤得满脸通红的火塘不愿远离。大人们则一边做着其它的事情,时不时照看着自己的那几坛酒。
  酒烧开了以后,大人们总是主动盛在碗里让邻居们品尝,当然心里总是希望比人家的好喝。小孩也会斗着大人要酒喝,虽然不会喝得多,但都能得到满足。记得有一年,那时我大概也就是十岁左右,在这一天这家喝一点,那家喝一点,不知不觉之中也喝了好几碗,只觉得天旋地转,赶忙回屋躺下,一下就睡着了。好长时间醒来才知道自己是醉了。这也是我第一回喝醉。
  最让人难忘的是在除夕这一天。那天,上午要敬祖公,敬玉皇大帝,把过年的所有好吃的东西都让祖先和各路神仙“吃”。到晚上,全家人坐在八仙桌旁,吃着自己做的甜等客家特色主食,吃敬祖公用过的“三牲”做的菜,喝着温暖的红红的糯米酒。这是一家人一年中最为丰盛的一顿饭,也是盼了一年的那顿饭。这时一年的辛苦暂时都抛在了一边。这饭这酒寄托着一家人对明年丰收的希望,寄托着对将来一家人平安的期盼。谁家不是这样呢?
  但如今却不大相同,家家都不必为填饱肚子而发愁,过年成了一家人休息团聚的节日,这酒也成了除了年节,连平时也常饮的一种饮料,现在真是天天都在过年一样。
  客家地区的人都爱喝点酒,但多爱喝糯米酒,连妇女爱喝酒的人也比其它地方多,这与客家妇女多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男女社会地位平等,民风淳朴有关,同时也与过年自己酿酒的习俗有关。
  以前在家过年喝酒多为糯米酒,而白酒则较少喝。这一方面是因为白酒要花钱去买,另一方面是红红的糯米酒更能衬托节日的气氛。而且男女老少都能喝,不易喝醉。过年时,一家人或再加上亲戚朋友坐一块,用锡壶在温水中把酒烫热,一人一杯红红的酒让人觉得是那么的温馨。客家人待客比较实在,饮酒颇为随意,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从不强行灌酒。席间既品酒评酒,又享受这酒的美味,使得席上人人无拘无束,最后酒足饭饱皆大欢喜。不象北方一些人,非把人灌倒不可。常常席后杯盘狼藉不欢而散,使不胜酒力者见酒生畏。
  由于我喜爱喝家乡的糯米酒,在到北方工作的数十年中,也爱喝各地产的糯米酒。只要有机会,见到糯米酒或是类似的黄酒、老酒,总难抵御它的诱惑。但我却偏爱家乡的糯米酒,其风味在其它地方却再也找不到。看来此酒只有家乡才有。


----
村长夫人、村长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