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aaachi(拈花微笑)
整理人: yerk(2003-03-22 19:54:00), 站内信件
|
闹了半天,来点正经的。论了半天吃猫,突然间使我想到人和大自然关系这个Very大的论题。
广东人,其实主要是粤方言区的人,有两句话,叫:“秋风起,三蛇肥”,“秋冬正是进补时”。其意思是凉风一到,就要吃山珍进补,认为这个时候吃野味,是最补身子的。于是乎蛇、猫以致其它一切可以走动的活物,皆成为广东人的刀下之鬼,肚内的神灵。
人们对广东人的这种习惯反应各异,有奇怪,有憎恨,有讨厌,有羡慕,不一而足。其实作为身在此山中的本人,叼着根烟故作深沉地考虑了一下,竟然想出个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答案来。
自古以来,岭南素来是蛮荒之地,瘴气丛生,野兽出没。而据史学家考证,现在居于南粤的汉人,是秦、汉、唐、宋以至清代等各次人类大迁徒,从中原迁移至此的。广东话、闽南话、客家话,实际上源自不同朝代汉民族的官方语言。(具体不论,如谁有兴趣,可以另外再专论)原来这里土生的人群,就是现在的瑶、苗等小数民族而已。
大自然与人的关系从来都是既依存又争斗的关系。这些从中原迁移过来的人,到了这里,不知有多少病死、饿死、被野兽吞食。为了在这个蛮荒之地生存下去,对大自然就只能既改造它,也利用它。将杂草丛生的“生”地改造成可以生产、生活的“熟”地,将危害自己生存和作物的各种动物改造成可以裹腹的食物。从这一意义上说,广东人何偿不是善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群人?
人类对自然生物的恩宠和保护,其实是到达一定物质生活水平之后,才伪善地提出来的。即是说,当人们拥有了相当安全的生存空间,才有空余时间和精力提出如何保护动物,珍视动物的权利。当动物危害到人的生存空间,危害到人的生命时,人会毫不犹豫地将它消灭掉;只不过是那些“可恶的小宠物”于人无害,而且可以给人玩、给人作感情的寄托,于是乎你吃掉它真令人作呕、讨厌、不可想象。我之所以说“伪善”,原因在于此。声明一句:我不是说喜欢宠物者的个人道德是伪善的。而是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对动物的伪善。谁硬要往自己身上拉,我可不管。有人喜欢动物我不反对,但不要把自己的个人喜好强加于别人身上。
有人会提出,保护动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这我同意,所以我不同意吃那些受保护的动物。但对那些不受保护的,我照食如仪。相信,大家也会吃猪、牛、羊吧。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