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dy1230(伊洋)
整理人: winterbow(2002-12-03 16:03:21), 站内信件
|
《云锦》续补
我写《云锦》是在我见到“清一品武侯补”瞬时间产生的感想,因此即
不完整,其中也是错误多多,不少网友对此提出了意见,特别是广社红楼版
的zzx225(雪狐)提供了有据可查的资料;上海沧版的“星儿”为我提供了生
产“补”的赝品的厂家资料。我对中国绣品孤陋寡闻,经网友指点才知道还
有“蜀绣”。为了答谢网友们,我重写《云锦》续补以示感谢:
以前对绣品很少知,只知道中国有苏绣和湘绣。在被面或其他什么地方
见到了,也不曾去注意它。
直到我见过一片“云锦”。才知道绣品竟有着那么大的艺术魅力。
这片云锦绣是在一片方型的蓝色缎面上,绣着一只带有金丝线和其他土
黄等颜色的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麒麟”,它的上方从左到右绣有太阳和云彩。
“麒麟”的脚下也踏着云彩。其织绣做工精美,构思独特,引用的麒麟在祥
云中奔走。给人一种神秘构思的感觉。整体效果美得不得了。它可以使你感
到中国文化的细腻,深邃。
这片云锦绣的下方有一排小字“清一品武侯补”(“补”字为繁体字)。
原来这是清代封建王国里一品武官官服胸前方图案“麒麟”的绣品。
顿时,这片绣品给人的感觉更加的神秘了。尽管这是一个赝品,但我从
中也感到了它的价值了。如果它归我所有,即使我穷困潦倒了,也绝不会出
手。如果它落在哪个洋人的手里,真可以成为他赖以骄傲的传世之宝。
中国古代神话里有着巨大威力的麒麟,成为了封建王朝的阶级,力量,
权利,地位的象征。以保佑他们的万年之乘。我可以想象其设计的用心,将
麒麟用于一品的武官,将兽用于他们的武官的良苦用心。据说,九品官级是
使用九种“兽”“禽”的图案来区分他们之间的阶级,地位。也许这相当于
今天的“军衔”,可谓“衣冠禽兽”。
武官用“兽”,文官用“禽”;一品的文官胸前的图案是飞翔的“鹤”,
而其他文武官员六级各自“禽,兽”的图案,我还不得而知,以前竟然忽视
了这一不可小视的审美机会。据说文官中阶级较小的有用“雀”的--雀与鹤
的区别,可见清代官员中地位,阶级差异之悬殊。
清朝文武百官均以九个等级来划分,即“九品”。据称:
清朝文官的服饰全以禽为图案:
鹤代一品,锦鸡表二品,孔雀显三品,雪雁示四品,白鹂为五品,鹭是
六品,鸳鸯指七品,鹌鹑系八品,练雀属九品;
清朝武官的服饰以兽为图案:
一品有麒麟,二品现狮形,三品出豹貌,四品藏虎,五品隐熊,六品配彪,
七品、八品绣犀牛,九品生海马。
清朝末期,官服服饰上的“补”出现了简化之势:
一品至三品绣九蟒五爪,四至六品绣八蟒五爪,七至九品绣五蟒四爪。
皇帝及他的内戚胸前的“补”是圆型的,以区别百官;
皇帝及太子胸前的“补”中的图案是龙头很大的图案,而以下的亲王,
郡王等“补”的图案是整条龙;
皇帝,太子及亲王,郡王的袖子自小臂以上有龙的图案,而以下的贝勒,
阿哥就没有图案了。
官服选用图案是满族从汉族先前的官阶中承袭下来的“文化”,官服所
选用的蓝色也是先前文化的承袭。在明朝官服中,就有碧海蓝天的图案。服
装的兰色在一个时期里,曾经被美国人显示地位的神秘而使用,现今许多蓝
色西装仍然被一些大人物喜爱。在审美中,人类有许多的共同。但我们的祖
宗的官服为何采用蓝色,是一个迷。
中国人对颜色很有讲究,帝王以黄色为为权利的象征。皇帝的服饰颜色
为明黄,太子的服饰为杏黄。值得注意的是佛教里高级职员的袈裟竟然也是
黄色的。
注意了清官们胸前的图案,自然就注意了他们的服装。清军的服装除了
具有满,蒙民族特点,它和当时民间服饰是同步的。都是以“大褂”为主的,
只是在两腿侧面开着很长的口,以适应徒步作战的需要。
按照现代军装的观念来看,清军服装是烦琐,复杂的。它是以冷兵器作
战的时代特点设计,构思的。即使是北洋水师的海军服装也没有采用英军的
海军服装。参考当时外军的服装,虽然他们是以上衣和裤子之分。但是在颜
色上,英军的上红下白,法军的上蓝下白,美军的黑色军装也不适合现代作
战的要求。在苏联反映日俄战争的小说《旅顺口》中,苏联人就指出了当时
俄陆军白色的军装,在野外格外的醒目。因此俄军的士兵很难躲避日军的射
击。随着枪炮射击距离和准确度的提高,世界各国军队的作战服装在一战前,
才与自然同色。
苏绣的云锦,为清朝官员的服饰增添了许多的色彩。使之靓丽。在《康
熙大帝》电视剧中,高阶级大官以及王妃,宫女的服装竟然是那么的好看,
绚丽。服装中的胸前,领口,袖口,服装的下摆,披肩等许多的绣真是一等
的好。不知道慈熙服装的胸前绣的是龙还是凤。也许这里有电视剧“大投入”
的渲染。但不知道这里的绣是否有湘绣的一席之地。
我也想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找找对服装,被褥,以及饰物的描写。
里面提及了许多的“锦”和“绣”。但仍然觉得不过瘾。
全国官僚们的云锦为苏绣提供了那么大的生意。想起来,当时江苏的绣,
盐,纺织,桑,茶,粮棉,鱼,陶瓷,家具,园林等等的收入简直可以让江
苏人富得流油了。
封建帝王已经“荒冢一堆草没了”。但绣依然还在,中国人的服饰文化
还在。倘若研究封建帝王,将侯服饰的文化,也是一个很有美感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