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ocho.1(暗夜紫)
整理人: chocho.1(2003-03-14 23:13:59), 站内信件
|
都说张爱玲小说的衣香鬓影的特质,明显地带有被她称作是“要一奉十”的
《红楼梦》影响的痕迹。 (“要一奉十”是她读红楼的感触~我觉得很有道理)
《红楼梦》在细节上的铺排与大气这种写作方式让她非常惊讶,象在
《中国人的宗教》里她说的:
“《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
而她唯一的弟弟(前面我说到他长的很俊美)的张子静在〈我的姊姊——张爱玲〉里说:
“她能画很好的铅笔画,也能弹弹钢琴,可她对这两样并不十分感兴趣,她比较还是喜欢看小说,《红楼梦》跟Somerthet Maugham写的东西她顶爱看。”“她现在写的小说一般人说受《红楼梦》跟Somerthet Maugham的影响很多”。
还记得有一个网友的文章说:张爱玲小说做得好,靠的是才情,注小说才见她的用功和功底。张爱玲注析小说,还教你怎么读书。读书要坐下来读。张爱玲说今人读《红楼梦》大都站着读,来不及坐下。
而于青的《张爱玲略传》我是熟读能颂:
1)“她七岁时便会做小说,十几岁便看《红楼梦》、《西游记》,为不能选择音乐还是美术成为终身事业而苦恼。在《天才梦》这篇文章里,张爱玲记下了她作为早熟的天才的苦恼。”
2)“受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熏陶,十四岁那年,张爱玲写了一部长篇的纯粹鸳鸯蝴蝶派的章回小说《摩登红楼梦》,订成上下两册的手抄本。回目是父亲代拟的,碰到父亲情绪好时,他也颇喜欢与爱玲闲谈。共计五回:'沧桑变幻宝黛住层楼,鸡犬升仙贾琏应景命','弭讼端覆雨翻云,赛时装嗔莺叱燕','收放心浪子别闺园,假虔诚情郎参教典','萍梗天涯有情成眷属,凄凉泉路同命作鸳鸯','音间浮沉良朋空洒泪,波光怡荡情侣共嬉春','陷阱设康术娇娃蹈险,骊歌惊别梦游子伤怀'。开头是秦钟与智能儿坐火车私奔杭州,自由恋爱结了婚,但是经济困难,又气又伤心。后来是贾母带了宝玉及众姐妹来西湖看水上运动会,吃冰淇淋。但行文运词却如出自'红楼'一家,令人惊叹爱玲熟读红楼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让我记得深刻的象她散文集什么,《童言无忌》中说到自己喜欢的食物便自然的想到宝钗生日点贾母喜欢的戏剧与食品(“《红楼梦》上,贾母问薛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宝钗深知老年人喜看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都拣贾母喜欢的说了。”)而小说《琉璃瓦》刚好套中了《红楼梦》上的以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女儿终身”(张爱玲原意是否如此我就不知了~)
还有人评说她:“思想如此西化的张爱玲最爱看中国的叛逆小说《红楼梦》,她骨子里已经彻底抛弃了中国礼教社会那套“君君臣臣”三纲五常的东西”。
----
红楼逸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