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3年 文集目录>>chocho.1(暗夜紫)>>我所知道的张爱玲与《红楼梦》(全本)>>我所知道的张爱玲与《红楼梦》2)

主题:我所知道的张爱玲与《红楼梦》2)
发信人: chocho.1(暗夜紫)
整理人: chocho.1(2003-03-14 23:13:59), 站内信件



    十几岁的时候,张爱玲便捧着〈〈红楼梦〉〉狂读。这也为她以后的文学风格埋下了伏笔。她受的是西洋学堂的教育,但她却钟情于中国小说艺术,在创作中自觉师承《红楼梦》、《金瓶梅》的传统,新文学作家中,走这条路子的人少而又少。
她记录过她读红楼的经历,从她的散文,杂文里,我们也看出了作者对于红楼的喜爱,因为经常她会时不时的蹦出来“记得〈〈红楼梦〉〉里。。。”
    一九七七年,二十万字的《红楼梦魇》出版,内收“五详”《红楼梦》论文,是一部对《红楼梦》做精深研究的书,显示了她长期致力于此的造诣。

    而她一生中关于学术论著两部作品是同期完成的,作品仅有
  1) 〈〈红楼梦魇〉〉,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
  2)〈〈〈海上花列传〉评注〉〉,台湾〈〈皇冠〉〉杂志刊出,1976。

   其他版本还有:
◆ 〈〈张爱玲文集9·红楼梦魇》,张爱玲著,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94年7月,定价HK$42元。 
◆《红楼梦魇》,张爱玲著,上海古籍出版社,95年12月,定价17.1元
    

   她的爱红楼是人尽皆制的,有些研究文章试图从不同角度切入张爱玲的创作,如从作为创作主体的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对创作的影响来理解她的作品(宋家宏:《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及创作》,《文学评论》一九八八年第一期),对张爱玲的作品与《红楼梦》作具体的比较研究(吕启祥:《〈金锁记〉与〈红楼梦〉》。

  很多人都知道从〈〈红楼梦〉〉的切入点去找她的症结

    下面我就随便总结一下我在张的文章里所见到的红楼:
1)沉香屑第一炉香             
“睨儿答应着走了出来。她穿着一件雪青紧身袄子,翠蓝窄脚裤,两手抄在白地
平金马甲里面,还是《红楼梦》时代的丫环的打扮。惟有那一张扁扁的脸儿,却是粉黛不施,单抹了一层清油,紫铜皮色,自有妩媚处。”

2)创世纪             
 “连她陪嫁的丫头婆子们也不给她个安静。一直跟着她,都觉得这小姐是最好伺候的,她兼有《红楼梦》里迎春的懦弱与惜春的冷淡。到了婆家,情形比较复杂了,不免要代她生气,赌气,出主意,又多出许多事来。”

   这是随手在她的小说中找出的我所知的小例子~:)



----

红楼逸梦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