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isung(江南水)
整理人: txdy(2002-12-19 11:30:11), 站内信件
|
從過去的可知性和固定性討論未來的可知性
過去是一成不變的,這是我們所共知的,
未來是未知的,也是我們最起碼的常識。
當然,現在也是最難把握的。
我們試想,現在的肯定會成為過去,而未來的也是要成為現在和過去的。對於同一件事,未來、現在和過去其實都是一樣的,既然它在過去這一階段是已知的,是一成不變的,那它在現在與未來為什麼是不可為人知的呢?或者說為什麼是不能為我們所把握的呢?是不是只有過去的、已成為歷史的東西才是客觀的呢?顯然不是。那是不是宿命論很科學呢?這也難讓人接受。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為人知的。
從現在我們手頭正在從事的,腦中正想的,已經成為過去的一切事與物來看,未來是可知的。你現在正在上網,正在看這篇文章,只要你做了,看了,它就成了過去,成了歷史,它就再也不能改變了,它的一切都可以為你所認知,你可以回憶剛纔的美妙,你可以回想剛纔的想法是多麼的不可思議,但你一點也不能去改變剛纔的一切,這一切都是實實在在的存在,是我們不可逃避的現實。
我們為什麼會認為未來是未知的呢?
有誰能證明未來之不可知呢?
又有誰能證明未來是可以完全為我們所知的呢?
沒有。這是現代科學的乏力之處。
科學只能用來解釋已成現實的東西,或一些很簡單很抽象的東西。萬有引力可以解釋蘋果為什麼會落地,但它不能解釋哪個蘋果先落地,會怎樣落地,落在地面的哪個位置。近來聽說有人研究了面包落地的問題,擦有黃油的面包往下落,帶黃油的一面先著地。這可真是科學的一大進步,不管其結論是否正確,但其出發點真的很好。
一切未知的都交給了宗教。人為什麼要信仰宗教呢,就是對未來的恐懼。牛頓就被神學奪去了生命。大部分宗教都有它對世界的一套看法,其信仰者也深信不疑。但是要他們來解釋給不信其宗教的人聽,又難圓其說。
一個程序員在編制一個程序時,他會設法想盡一切可能性以使其程序運行時不出意外,盡管許多軟件有很多BUG,但是我們的程序員真的很不錯。一個企業管理者在制定運營策略時,也會蒐集盡可能多的信息以保證它的決策的正確使企業贏利。這都是利用科學手段來認知未來,預測未來,牚控未來的典范。
未來是可知的,未來也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已經能夠比較准確地做到天氣預報與地震預報了,當然還是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不准確只是我們的數據還不夠全面,我們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還不夠完善。天氣只所以會下雨或不會下雨,都是由周圍的環境及很多因素決定的,諸多下雨的因素具備了,雨自然會下,這是固定的。決定下雨的因素不具備,雨自然下不來,這也是固定的。地震的道理也是如此。所有的一切就好似按照一個既定的程式在運行。這不難想象,等雨下了(或者沒有下)你就知道了,下了就是下了,沒下就是沒下。這都是客觀不可改變的。對於下雨之客觀性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的。也就是說未來的可知與固定性和過去的可知與固定性一樣,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只是我們現在的知識還不能令我們去完全認知未來。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為人知的。
時間是一去不返的,時空是客觀存在的。所有的觀點(想法)都基於這一點。如果擯棄時空,過去與未來本來就是一體,並沒有差別,也就無須爭論了。
^^^^^^^^^^^^^^^^^^^^^^^^^
^ ^
^想法不是很成熟,歡迎討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