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rkson(水里的鱼)
整理人: sisi8597(2002-11-21 07:11:31),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vivid (Definitely Maybe),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莱纳指挥理查·施特劳斯作品
发信站: 飘渺水云间 (Thu Feb 15 10:51:55 2001), 转信
莱纳指挥理查·施特劳斯作品
理查·施特劳斯:Ein Heldenleben,(小提琴:Hugo Kolberg;1947年11月10日录音)
;Der Burger als Edelmann,(1946年2月4号录音);Don Juan,(1941年1月9日录音
);唐·吉诃德,(大提琴:Gregor Piatigorsky;小提琴:Vladimir Bakaleinikoff
;1941年11月15日录音)
匹兹堡交响乐团
指挥:莱纳
编号:BIDDULPH 83067/68(2CDs)
1941年、1946年和1947年,莱纳和匹兹堡交响乐团合作为哥伦比亚公司录制了几部
理查·施特劳斯作品,这应该算是莱纳的早期录音。现在,Buddulph旗下的制作大师Ri
ck Torres已经将这些录音进行了数码处理,保证了早先录音的原汁原味。后来在1954年
和1960年,莱纳在芝加哥为RCA公司又先后两次录制了施特劳斯的Don Juan;在1954年3
月,莱纳还再次录制了Heldenleben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并一下子成了这两部作
品的经典演绎,直到现在,依然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芝加哥的这些录音都已由Li
ving Presence CD收集出版。在一套5张装的CD中,同样收录了这些录音,还包括1997年
发行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新版本,总共有11部作品。
1954年,在芝加哥录制其它一些作品的时候,不知为何,莱纳突然有了个念头,他
决定在芝加哥再次录制Don Juan。6年以后,莱纳第二次在芝加哥录制Don Juan,但这个
版本并没有被收集在RCA公司出版的套装CD中。在莱纳与匹兹堡乐团合作的版本中,我们
可以听出乐团似乎并不在最佳状态,作品的演奏比起1954年的版本要快了15秒,并且显
得有点单薄而艰涩,其风格让听者特别是现今的听者有点无法接受。许多乐迷和批评家
都不喜欢这个演奏,他们更加喜欢Don Juan是一个浪漫的形象而并非这个演奏中表现出
的荒淫形象。在1941年,莱纳第一次录制了《唐·吉诃德》,参加演奏的有大提琴家Gr
egor Piatigorsky和担任第一小提琴手和联合指挥的Sancho Panza。虽然在奥曼蒂的“
Victor”版本中,大提琴家Emanuel Feuermann的演奏无与伦比,但就整部作品的演奏效
果来说,莱纳的这个版本要更胜一筹。
莱纳1941年录制的这个《唐·吉诃德》曾经以LP的形式出版发行过,但LP的音质我
实在无法恭维,里面还搀杂着不少的噼啪声,当然演奏的精彩之处并没有被完全的淹没
。本来这个录音是在匹兹堡相当不怎么样的Syria Mosque大厅完成的,声音不够丰满,
也缺乏平衡感,因此,音乐制作处理大师Torres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去除
噪音,提高音质。
不管怎么说,比起莱纳1959年在芝加哥的录音,我更喜欢他1941年的录音。1959年
,那个时候大提琴家斯塔克(Janos Starker)已经离开乐团而为EMI公司录音,这阻碍了
他与莱纳的进一步合作。1941年的版本,纹理清晰,细节明了,其演奏不仅忠实原谱,
而且感情细腻丰富。其实,莱纳是非常喜欢《唐·吉诃德》这部作品的,对作品本身也
有独到深刻的理解,所以他的演绎可以说是炉火纯青。
莱纳同样喜爱Ein Heldenleben,他1947年指挥匹兹堡乐团的演奏是其它同等乐团所
无法比拟的。哥伦比亚公司的录音很注重乐团的整体效果,但Syria Mosque大厅低劣的
环境的确对录音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这也是对制作大师们的严峻考验。即使如此,Roy
Torres一流的数码处理手法将整部作品的演奏细节完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与那张“
伤痕累累”的LP相比,效果不可同日而语。在匹兹堡的录音,“英雄生涯”的演奏时间
为40'34",比他7年后的演绎(43'28")要足足短了将近3分钟。匹兹堡的版本,在演奏和
录音上都无法与芝加哥的版本相比,但我认为,前者对作品本身的诠释要更为准确,而
后者莱纳对音乐的控制似乎有点过头了。
1946年2月,莱纳录制了施特劳斯的Der Burger als Edelmann,一共9个乐章。当时
莱纳一家正居住在Schenley饭店,录音就是在Schenley饭店的大舞厅里完成的。当你听
完音域宽广、空间感十足的Heldenleben就来听这曲Der Burger,你肯定会觉得相当别扭
,它干涩的音色也会把你吓一跳的。但如果你了解了作品的本身,你会发现正是这种让
你别扭的音色才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和特征。我觉得任何人在欣赏这张CD的
时候,千万要将Heldenleben和Der Burger这两部作品分开单独播放,这样才不致于受到
彼此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一部作品的内涵和深度。10年以后,莱纳与斯塔克合作
重新录制了Der Burger,虽然是采用了立体声录音,音效也好了许多,只是当时Kolber
g已经不在乐团,整部作品的演奏让人觉得有点呆板。另外,不知为何,莱纳只录制了9
个乐章中的7个,省去了第5和第6乐章。如果你购买Biddulph的这张CD,那你不仅可以听
到完整的Der Burger,还可以免费获得一张赠品,内容是马勒早期的歌曲作品在美国的
首次录音,歌曲的演唱者是Carol Brice,莱纳与Carol Brice的合作十分默契,这张CD
也是一张不可多得的精品。
从1931年到1941年,莱纳一直在Curtis学院担任指挥教授,由于二次大战的原因,
他无法在斯托克夫斯基以后继任费城管弦乐团的指挥。当时费城管弦乐团的总经理Arth
ur Judson,也是纽约爱乐的总经理、CBS广播公司的创建人以及哥伦比亚艺术管理协会
的主席,他选中了尤金·奥曼蒂作为费城管弦乐团的指挥。奥曼蒂在1936年上任,两个
乐季以后又担任了乐团的音乐指导。莱纳在1922年从欧洲来到辛辛那提的时候,当时Ju
dson便是莱纳在美国的第一位经纪人,那时他就觉得和莱纳的脾气不和,因此在挑选费
城管弦乐团指挥的时候他还是选中了脾气更为和蔼、更加容易相处的奥曼蒂。
奥曼蒂在1936年接手费城管弦乐团,其时乐团在前任指挥斯托克夫斯基的训练下已
经成了美国三大乐团之一。而芝加哥乐团的名声可以说是由莱纳一手缔造的,对于音乐
,莱纳绝对是一个出色的诠释者。然而莱纳的个性中有着专制的成分,他对乐团成员的
要求十分苛刻,除了少数几个非常出色的乐手,乐团上上下下气氛紧张,许多乐手都不
得不重新练习基本技法以满足莱纳对演奏的要求。走下指挥台,奥曼蒂会更加和蔼可亲
,而莱纳呢,在女人眼里,他或许性感异常,但的确没有多少人喜欢他,特别是乐团的
成员更是对他没有什么好感。
奥曼蒂虽然在Victor、哥伦比亚、RCA以及EMI公司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录音,但转录
成CD发行的却很少。莱纳从1938年开始录音,以后几年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在匹兹堡的
录音让他一鸣惊人。现在,录音公司也将他的许多录音进行了数码处理,转录成CD广泛
发行,其音质最好的要数RCA/BMG公司的“Living Stereo”系列。
莱纳1963年逝世,22年后的1985年,奥曼蒂也与世长辞。不知为何,在许多大师辞
世以后的15到20年,他们的录音销量都会不断地减少,托斯卡尼尼、斯托克夫斯基、富
尔特文格勒、卡拉扬、索尔弟还有伯恩斯坦都是如此。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在莱纳
和奥曼蒂的身上,他们的录音销量许多年来一直都保持在相当稳定的水平之上。
章道勇
from: http://www.cdrooms.com/pinping/p6.htm
--
【轻松我身,激扬我心】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