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古典小说>>中国古典文学(以年代划分)>>隋唐五代文学>>重读苏雪林:《玉溪诗谜》>>重读苏雪林:《玉溪诗谜》(二)

主题:重读苏雪林:《玉溪诗谜》(二)
发信人: henrysheng(映雪)
整理人: fslts2(2003-11-14 23:19:55), 站内信件

                              原序  


    我对于李义山的诗,素来没有研究过。偶然读到《圣女祠》、《拟意》等篇,疑惑义山有和女道士宫嫔恋爱的事迹,因此引起我研究他的诗集的兴味,陆续考证,不意竟积成了一本七万余字的小册子。 
   
    最初时和几个朋友讨论这个问题,张君鹤群便赞成了我的话,加以他自己的考证,做了一篇《李义山与女道士恋爱事迹考证》发表在东吴大学廿五周年纪念会所刊行的《回溯》上。但他对于义山和宫嫔恋爱说,仍然怀疑,别人也觉得我的假设是太荒唐了。 

  但我愈研究义山的诗,愈觉他有和宫嫔恋爱的事实。不过这些事实被他故意埋藏了,却又安置了一定的标识,教人自去辨认。竟如一座矿山,那些《锦瑟》、《拟意》等诗,便像透露在山面上的矿苗。 

  我无意中拾着一块矿苗,已掘着些东西出来了。对于第二块拾着的矿苗,当然不忍抛弃,于是我想动手来做一番大发掘的工作。 

  不过我的功课很忙,虽然预定了工作的计划,竟无暇实行。直到今年寒假里,才偷空写了一篇万余字的稿子。 

  那篇稿子本想发表出去,但自己读了一遍,觉得还有许多疏漏的地方。于是又搜罗了许多书,课余之暇,便钻在故纸堆中研究。果然又发现了许多新的证据,还有些我自己认为大胆的假设,也证实了一部分。 

  譬如我最初读到义山《天平公座中呈令狐公》诗,便假设唐代大部分的女冠带点娼妓性质,后果于鱼玄机诗集及唐人赠女冠诗中寻出这样的证据。但最后读《北梦琐言》和谢无量《妇女文学史》也有像我所说的话。我虽自愧读书太少,几乎于无意中拾了他人的牙慧,然而因此也知道我考证时所走的道路,还没有十分错,又颇以自慰。 

  我又曾假定庄恪太子之死,有自杀的嫌疑。不多时翻阅《通鉴》,果然有些古人也以此为疑。 

  新旧唐书都没有提王德妃的下落。他们于开成三年议废太子时,犹有太子以母宠衰,杨贤妃日夜诬谮,亦不能辨别等语,好像德妃那时还在。但我在义山和宫嫔恋爱的时间来考证,武断王德妃死在开成元年秋间。后阅《通鉴》果有“德妃已谮死……”之说,虽然仍未证明王妃死时年月,但她总算死于议废太子之前,与我假设相合。 

  我这编文字,大半是由义山诗中考证出来的,旁证还苦太少,错误自然不免。即说全篇种种假设,都是错误的,也说不定。不过千余年来对于义山无题诗已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我这种解释算聊备一格罢了。 

  我希望读者读了这本小册子后,自己去研究义山的诗,自己去寻新的证据,创造新的假设,使千余年来号称隐僻晦涩的李义山诗,有一种明白精确的注解。 

                                               一九二七、四、五于苏州 
  



----
揽江山,千里一色,无限景致风光好。
敛银妆,镜湖冰封,天地日月尽收眼底。
斯人独醉,抬头处,正点点微霞映雪。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