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it_coco()
整理人: lilin(2002-11-08 00:40:33), 站内信件
|
通过攀登博格达峰我谈一些体会:
1. 通过坡度不大的冰川时,为防范暗裂,通过时应结组,50米绳结四人, 每人手握两
圈绳子,作为缓冲反应时间。
2. 通过危险地段时(如攀登或斜切坡度较大的冰雪地段你),不能结组通 过,因为一
人发生滑坠,导致大家遭殃。我国首次攀登贡嘎山时就发生过三人同时坠 崖的悲剧。我
觉得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绳索修路,就采用交替保护的方法通过,绳索 的长度30—50
米为好,不能太长,否则失去了保护的意义。在冰壁上用冰锥,也可用冰 镐,我们在攀
登博格达峰时几乎都用长冰镐用力劈入冰中,把结组绳挂在冰镐上,保护 人用力压住冰
镐,为了防止意外,保护者将自身从冰镐上完全分离(平时冰镐上系有1米 左右的6毫米
绳子,一是做自我保护用,二来防止冰镐脱落),这样一旦保护失败,不 致于将自己带
下去。
在攀登岩石和冰雪交合地带时(在高山上这种地段是最难攀登的,因 为在陡峭的地
段,雪留不住,岩石自然露出),一是用岩锥,二是将绳头挂在突出的岩 石上,为了节
约时间我们在博格达峰4700—5300米段攀登都采用第二种方法。在岩石地 段攀登时结组
绳不能长。
3. 通过冰暴区是很危险的,冰暴区大都在谷底,两边山上的流雪大量的堆 积挤压,在
谷底形成了众多的明暗裂缝,而且雪质松软,即使用大雪锥也难起到安全 保护作用。在
博格达峰我和一名队员从4700米下撤,由于天气变暖,“V”谷的左侧的 积雪融化,冰
壁裸露,沿上去的道路横切冰壁下撤十分危险,我们只有冒险走了一回谷 底的冰暴区。
我两用30米绳子交替保护下撤,将绳头套在冰镐上,将冰镐用力插入雪中 ,保护人用全
身的重量压在冰镐上(将冰镐与自身分离),开路人将上升器挂在绳子上 ,沿绳子向前
走,为了起到保护作用,绳一定保持紧张状态。
4.在保护通过时,由于天气变化,绳子表面和上升器的牙齿上往往结冰,失去 作用。我们
在博格达峰发生的几次大的滑坠,都是由于抓结绳和上升器结冰所导致, 幸好我们在绳
子的末端打了绳结,滑到末端绳结时才停止。
-- 如果我放弃了,他们就赢了.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0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