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香港龙情>>〖 身 在 香 港 〗>>【 居 港 生 活 】>>╠ 森 美 ╬ sam726hk ╣>>人一走茶就涼

主题:人一走茶就涼
发信人: sam726hk(森美)
整理人: wwwcwd(2002-11-11 23:43:10), 站内信件
羅文死了,本港傳媒掀起大煽情,獅子山下掀起一場全民「哭羅」運動。教育工作者號召中小學生學習所謂羅文精神。但他們忘記了,二十年前當無的《勁歌金曲》播放羅文扮女人的千嬌百媚的妖態,一批教師和家長啋啋連聲,惡狠狠地喝令孩子和學生,轉台看卡通片。

 一些民間機構,也來湊熱鬧加入行列,紛紛搶要向身後的羅文「頒獎」。頒獎要趁生前頒,諾貝爾文學獎就有嚴格的規定,獎項一定要給仍然活的作家,斷了氣,任憑有多大的文學成就,一概不追贈。當年老舍,本來很有機會得獎,被紅兵逼得跳湖,連帶諾貝爾獎也泡了湯。奧斯卡的終身成就獎,也只頒給一隻腳踏進了棺材的老演員和老導演。

 但在一個反智的社會,連喜怒哀樂都要遵循集體效應,羅文生前的一段日子,CD的銷量下降,許多人包括DJ,私底下都說羅文已經比不上鄭伊健和陳奕迅,是一個已經out的角色。那時聽羅文,被視為是阿爺阿的一代,與追捧Twins和容祖兒的金毛一族相比,充滿被歧視排擠之感。

 羅文一死,不只young了,也in了起來。民間慈善團體,這才想起要頒獎。這些三四流的雞碎獎,羅文一定不希罕。

 這種死後「追謚」歌聖,「追贈」最佳這個那個的甚麼獎項的作風,是中國文化的精華之一。孫中山總理夫人宋慶齡,一九四九年面臨抉擇上錯了船,在大陸要到三十年後,共產黨才肯「追認」她為「共產黨員」。但是宋慶齡已經經歷過文革的慘痛。她七十多歲時想起當年的抉擇,一定有另一番感觸。到她病危才「追認」她入黨,未經她本人同意,算不算對她多侮辱了一次?

 紀念羅文,多回味他的歌,其他頒的甚麼獎,追封的甚麼謚號,統統免了。記住:世情本來就是現實的,何必矯揉造作至此,人一走,茶就涼。



----
香港龍情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