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西南篇(渝、滇、黔、川、藏)>>西游记>>西游记--raycat>>西游记(三十二)--星夜飞大坂(新藏公路篇)

主题:西游记(三十二)--星夜飞大坂(新藏公路篇)
发信人: raycat(爱流浪的小肥猫)
整理人: lilin(2002-11-07 20:55:00), 站内信件

包含精美图库和flash地图的豪华版请到 http://www.rayeye.net


5月3日  晴  泉水沟(死人沟)→309km→麻扎大坂  累计7490公里
    我们九点起来时,屋外的汽车还在冰封之中,一夜的寒风让汽车结了一层冰,而我们睡在帐篷还蒙然不知。到我们十点离开死人沟时,冰才慢慢开始化,死人沟的风云突变果然不假,幸好我们昨晚赶到了死人沟,不然可是情景可堪。

    今天的路直多了,经常是一条大道直通天边,可惜的是还是搓板路。雷大哥说 :“过了今天的这段路,以后的路才会开始好走,等到了库地,就开始有柏油路了。”

    今天我们走得晚,12点经过一个维族人的小店,我们抓紧时间吃了一顿维族抄面,有洋葱和辣椒,面揉成一条条,再切成一小段,有点像刀销面,酸酸甜甜还有一点点辣,好吊味,这是我们第一次吃维族菜,我已爱上了。

    下午我们经过红柳滩,“红柳滩”让人想当然地认为这里一定是红柳树遍地,郁郁葱葱连成了滩,但实际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红柳滩上一棵红柳也不见,仅有的只是红柳滩兵站,几排的瓦房和一个道班。

    过后不久就是康西瓦大坂,雷大哥指着远处说 :“那里就是一个烈士陵园,埋藏的是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的九十九名烈士及后来牺牲在昆仑山上的烈士们。”

    1951年,印度军队越过传统习惯线向北推进,侵占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此后,印军侵占了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兼则马尼,中段和西段的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波林三多、香扎和拉不底以及巴里斯等地区。

    1962年9月20日,印度军队在东段越过“麦克马洪线”,向克节朗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发起攻击,10月10日,向东段的中国尺冬哨所攻击。印度向中印边境集结重兵,在东段,部署了1.6万余人兵力;在西段,印军部署1个旅部6个步兵营、1个机枪营及若干配属分队共5600余人。10月20日,印军向中国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面对印度军队的猖狂侵略行径,中国政府、中央军委决定实施自卫反击作战。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全歼印军3个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另歼印军5个旅之大部,并俘获了印军第七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击毙印军第六十二旅旅长希尔•辛格准将,总计歼灭侵印军8900余人。同时,还缴获各种火炮300余门,坦克10辆,汽车400辆以及各种枪支6300余支(挺),及其它许多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历时一个月的共和国首次自卫反击战,以我军胜利、印军失败而告终。

    其实在中印边界中国一侧,地形以高山和丛林为主,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交通不便,而且一年中有半年时间为冰封期。中印边界地区我方一侧的恶劣环境和条件,给我军造成了后勤保障上的困难。而从保证后勤的运输条件上,印度却比中国有利得多。在印度的一侧,地势开始渐趋平缓,自然条件对印军特别是对其炮兵作战,较为有利。但我们以事实证明了我们有能力捍卫祖国的领土,而保卫祖国的烈士就永远长绵在昆仑山上,继续守望着这一片神圣的国土。

    公路一直向前延伸,我们6点50分到达了三十里营房,这里位于喀喇昆仑山海拔3700米处。三十里营房是一个兵站,可比其它兵站大多了,一排一排整齐的营房,路上不断穿梭的军车, 忙碌而有秩序。这里还有一间漂亮的军医院,雷大哥说:“这里有全军驻地海拔最高的医疗站的女护士们,如果你们有高原反应,只要到这还有气,她们就可以让你活着出来。”

    三十里营房有一条岔路,雷大哥说:“往上就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哨卡——神仙湾哨卡,这里距神仙湾只有六十公里,虽说一天可以打个来回,可海拔5380米生命禁区可不是常人可以待得。”

    过了三十里营房不远就是道班了,7点26分我们到达了道班,雷大哥又像回到了老家,带我们走进去:“我们在这等其他几辆车到齐。”

    这是一间汉人道班, 房间里密密地坐着十几个人,雷大哥把我们介绍给他们,他们热情地拿出很多我叫不出名的果仁来招待我们,雷大哥指着其中一个小伙说:“这一个还是你们广东人了,可他可能不会说家乡话了,这里的汉人都是从父辈就来新疆支边的各省人,之后就在新疆落地生根了。”

    他们对我们的行程很是好奇:“走这么多路,不累吗?”

    我说:“有时是有点累,但能看见很多没见识过的东西,很值得。”

    小广东看着我在网上打印下来的资料,笑着说:“这些没用的,好多都是瞎编的,这里还说新藏公路6、7月份最好,这不是害人吗?”

    LC说:“我们没走过,只有相信这些了,什么时候走才是最好呀?”

    小广东说:“就是你们现在这个时候路况最好,公路解封一月左右。再过半个月,雪大面积融化,河流开始泛滥,要是到了6、7、8月的雨季,路烂得无法形容,你看我们这么多人上到这里是吃闲饭吗,就是准备雨季抢修公路的先头部队。 9、10月又急速寒冷起来,气候恶劣,11月就又要大雪封山了。”

    他们就是修这条路的工人,他们所说的当然就是最权威的报告。

    炊事员把做好的饭端上来,我们边吃边聊。“不过旅游新疆就不对季节了,应该夏天和秋天来,各种水果多得你吃不完,而且你可以走到田里随便摘,现在你们只能吃到这些果仁了。”

    “你们之后还要去那里?”

    我说:“我们还没有具体的行程,先到叶城再说。”

    他们马上提出各种行程,还为此而争持起来:“到了叶城往南去和田,南疆重镇,有很多南疆的风情看,之后又可以去民丰坐车串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不好,不好。”另一个又不同意” 从叶城往和田,就会与喀什背道而驰, 喀什可是边疆大市,你没看新闻联播中的天气预报?除了乌鲁木齐就是喀什,没到过喀什就等于没到过新疆,而且还可以去北疆伊梨等地。”

    他们激烈地争持着,好像是他们要去一样认真,我们和他们聊的很愉快,还跟他们那学会了几句日常维语。

    你好是“其列克玛”,表示感谢是“热河麦提”,再见是“HoXi”,还有一个表示味道好的是“亚克西”。

    正当我们在努力学习维语, 雷大哥走进来说:“车都到齐了,我们走吧。”

    我一看表,11点08分了,天都黑齐了,我还以为今晚会在道班住。其他两辆车都不愿意走了,只有那辆我们半路救的车愿意一起走。”

    看来雷大哥是归心似箭,我们没办法,只好爬上驾驶室,于月夜奔赴在寒冷的新藏线上。

    雷大哥很有兴致地说:“不知怎么了,今晚感觉特别好,看可不可以翻过大坂,明天天亮就可以到达叶城了。”

    我心想,不是吧,想开通宵车赶叶城,还要翻过黑卡、麻扎、库地三座大坂呀!而且还会错过远眺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但我们是跟车,不可能像阿里包车那么自由和随意了。现在回想起来,虽然阿里包车挺贵的,但还是值得的,要是阿里我们也是拦车,就一定会飞掉不少美景。

    离开道班之后的路就不是直路了,而是来回盘旋的盘山公路,黑夜笼罩,微弱的灯光只能照到车前几米,雷大哥要频繁地把车头大灯在远灯和近灯之间撤换,经常快到了悬崖边才看见要急拐弯,仅有半米宽的沙石公路外面,就是万丈深渊。

    我们一个多月来走的险路不下千里,什么凶险的公路没见过,自然不把这些放在眼内,只是生物钟开始启动,睡意一阵一阵地袭来。

    看看雷大哥,敏捷地把方向盘转左转右,因为要经常转大弯,体力消耗很大,可他精神抖擞,一点也不像已经开了一天的车。

    雷大哥笑着说:“怎么,熬不住了,晚上开车有好处。”

    LC奇怪地问:“ 晚上这么黑,不是更危险吗?”

    雷大哥说:“对于没走过这条路的司机就是,对于我们这些常年跑这条路的人来说,公路已不是最大的危险。”

    我问:“那么你最怕的是什么?”

    雷大哥说:“人呀,晚上开车就可避开危险。”

    LC说:“ 一望无垠的戈壁哪来的人?”

    雷大哥说:“你们信不信,我开了快二十年的车,没出过一起车祸。”

    我说:“这个我相信,这里的路况可不比平常,稍一闪失就会车毁人亡,既然你现在还活着,自然是没出过车祸。”

    “你们有留意我白天开车吗?每转一个弯都必先响号,可有的司机就想,几百公里都没别的车,拐弯从来不响号,有一次就为避开一辆迎面而来的车,几乎冲下悬崖,停车时一个前轮已经飘出悬崖外了。那一次吓得我半个小时都在冒冷汗呀。”

    “晚上少人开车,可减少危险。你们有发现吗?我今晚一个号都没响,因为晚上开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不响号,却不可以不开灯,汽车在黑夜中不断转弯,灯光就会在山上扫来扫去,很容易发现。”

    雷大哥指着窗外说:“你们看,那就是一辆迎面来的车,在几公里之外我就发现他了,我就有准备了,现在我几乎可以预计我们在那个弯碰面,而白天做不到这点。”

    果然,遥远的山上有一束灯光在盘旋,越来越近,虽然在黑夜,我们很清晰地看见行走的路线,离我们还有多近。”

    我们两车在拐弯时错身而过, 雷大哥都没减一下车速,我一看速度表,60公里的车速,没有过硬的本领,可不敢如此。看一看表,已经是凌晨37分了,我越来越困了,开始迷糊起来。可货车不是舒适的大客车,可以安稳地睡在座位上,再加上崎岖的路面让车上下颠簸,必须用手捉着扶手才可以坐得安稳。我就这样保持着一点点的清醒,徘徊在半梦半醒之间。

    我的神经处于迷离的状态,感官反应也慢了起来,明明汽车被石头拌了一下,身体都弹了起来,可一秒之后才看见汽车压过那块石头,眼睛看见再传递到大脑的反应明显晚了,就像画面与声音不同步的电影,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翻过了黑卡大坂。

    汽车就这样向前开着,突然停了下来,原来已经来到了麻扎大坂下。这里也有几间简易的木屋,让过路的人歇息,一看表凌晨1点38分。

    木屋还透出灯光,可能听到我们的车声,屋里有一人走出来说:“老雷呀,麻扎大坂今晚下雪了,明天再过吧。”

    看来雷大哥是这的常客了,拍着来人的肩膀说:“我还想连过他几座大坂呢,今晚精神特别好。”

    看见木屋附近停了几辆车,也是等天明翻大坂的, 雷大哥说:“好吧,歇几个小时,天明再走。”

    我听到这话就像听到特赦一样,一头扎进木屋倒在床上就睡,困死我了。

住麻扎大坂下的临时客栈 10元

待续



----

 
欢迎光临我的网站   留言薄

精美旅游风光图片及精彩的第一手游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