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情满潇湘>>〖影子的精彩〗>>〖转载区〗>>随性漂流——一个人的湘西(四)[转载]

主题:随性漂流——一个人的湘西(四)[转载]
发信人: stev.lee(冷凌弃)
整理人: spiceqi(2002-11-02 14:37:03), 站内信件
街道两旁建筑不高,也没有什么显著的地方特色。夜色中路灯稀落,可能由于小雨吧,永顺也没像其他湘西县城那样有满街人声鼎沸的夜市。回旅馆的路上,看见了一家网吧。在旁边的一家槟榔铺中买了盒白沙、一瓶百事可乐,我就进了这家“联想网吧”。
湘西的网吧都兼做电子游戏,这家也不例外。网吧里乱哄哄的充斥着飞机大炮的轰鸣和拳脚相向的格斗声,还有联机对打者的狂呼乱喊,煞似宾拉登的圣战斗士训练场,间杂着QQ响起的咳嗽和叩门声;大部分人都抽烟,里面青雾缭绕,所以又像当地人家里正烧着湿柴的灶间。里面沿墙有两排大约20台左右电脑都坐满了人,我找老板,回答说楼上还有隔开的单间,问过价格,我就踩着木梯上楼,找个装修成隔断的单间上网。
我先打开263和搜狐的信箱查邮件并简短地回信;又在雅虎查了下信箱,有哥哥在北美发来的E-mail,他在美东做CAD,已经拿到了绿卡。信里说小侄子好嫂子好父母好一切好,讲了讲刚度过的周末,最后问父母写的航空信件我收到没有,签证材料准备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结束旅行回北京。给他回了E-mail,又去千龙网转了转,看看宾拉登和羊遇蝇的最新消息。在某个文学网站浏览一番时事述评,里面文章水平参差,真知和呓语都有,证明观点的数据倒都还详尽。 
有人贴了个帖子声称杨澜老公吴征的文凭有假,帖子写道:“吴征,不要用你的所谓’资历’骗人好不好.你的简历上说自己是美国巴林顿大学的博士,今天查了福布斯( http://www.forbes.com/global/2000/0515/0310058a_2.html)上的一篇文章,原来是Barrington University ,那是一所连总部都不固定的线上函授大学;又去了这所学校的主页一看,它只有学士,硕士的函授课程,根本没有什么博士课程!!!!也难怪,资本市场就需要你这种会吹大牛的人才玩得转!只是拜托,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克莱登已经行不通了,不要低估大家的智商! ”文章下面还转登了阳光卫视上的吴征简介: “吴征于1989年获得美国卡尔文·斯多克顿学院工商管理学士学位。随后,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获取美国华盛顿大学硕士学位和美国巴灵顿大学博士学位,后于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关系学院获第二个博士学位。同时,受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大学客座教授。”
也不知是真假,嘿嘿,这些人多无聊。
然后我随手打开中国成人网,成人论坛中偶尔有些帖子还不错,细腻传神,这天有人贴的艳遇文字却臭的要命,像个由花痴剪贴的素女经,对方也被描写得像多吃了伟姐的母兽。看到有个网名叫安然的问凤凰的风光景色,说年底有可能会成行,就随手留了几句,心想等回北京再贴个帖子详叙吧。然后去了263的聊天室,在“心情驿栈”里面转了一圈,看见不少熟悉的名字。反正每次都随手起个名字,也就没有和它们打招呼。这阵子偶然喜欢起荷尔德林,就常起网名“诗意的栖居”;心情糟点,就起名“失意的栖居”;今晚就着雨天,我就起了个“湿意的栖居”名字,用私聊主动和几个网名看起来精致些的打招呼,盛赞对方名字大雅脱俗。兴致勃勃地用玫瑰和咖啡猛献了一阵殷勤,结果不是没人理睬就是住在很远的外地,忽觉索然无味,一面暗恨这些人有眼不识金镶玉,一面上了个三角洲的联机专心致志地打埋伏,把其他窗口都关了。
下线时已经过了午夜,在穿城而过的江边桥头,虽然没什么客人了,还有不少摊子在点着亮晃晃的大瓦数灯泡,明黄连成一片,在微风细雨中摇曳出几分温暖。我一点都不困,在网上打得倒有点兴奋,就津津有味地走到最边上的摊子上问东问西,最后点了个白菜炒血肠、腊肉豆腐砂锅和一碟小菜,要了瓶广东生产的青岛啤酒,又让老板把烤架上剩下的2、30个小肉串都烤了下酒。夜半无人,只有我自得其乐地坐在小木扎上等着大快朵颐,旁边摊位干瘦的店主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的举动,不知是羡慕这个北方大个儿的胃口还是这边老板的生意。
说实在的,菜做得令人失望。血肠是当地人灌的一种油乎乎的熟食,我老是担心老板没炒熟;腊肉一炖也失去了松木的熏香,咬起来咯吱咯吱的;烤的肉串肯定没有煨过(调料汤浸),滋味都浮在表层,烤的火候也差点。不过这并不影响我的兴致,我就着小菜和胖胖的中年老板聊着天,他也高兴这个时候还有人照顾生意。他说原来是县罐头厂的工人,下岗好多年了,有个女儿在上小学四年级。他白天在街上开“慢慢游”赚点钱,晚上就帮老婆来打理这个摊子。“慢慢游”是带篷布的机动三轮车,后座只能坐两个人,也是这次所途经的湘西、湘南各地中小城市的主要大众交通工具,上车收费一元起,有三五元就可以全县城跑了。
“哦,嫂子呢?”我只看到老板一个人在忙。
老板指了对面不远处坐着的一圈人,“在打麻将。今天下雨,晚上生意不好,大家没有事情做嘛。”
“你不喜欢打麻将?”
“她在玩,我就在这里打理生意嘛。”老板往油锅里下着料,一阵劈啪有声。
“好象很少有男人不喜欢赌博的。”
“是啊,我是喜欢猜谜语。”
我想起晚上在车上听到花垣上车的那帮人讲到“猜谜语”,可是当时的话头没头没尾的,加上我也还不能完全听懂永顺方言 ,一直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我问:“什么是‘猜谜语’?”
老板解释给我,那是花垣县电影院组织的一种类似开奖彩票似的赌博。电影院将大象、猴子、狗等36种动物作为谜底,每天出一首四句话的诗做谜面暗示谜底,每购买一张两元的电影票有一次猜奖机会,猜中者可获得20倍的奖金。
“买的人多吗?”
“很多啊,每天有好几场的电影票可以买,其实也没有人去看电影。”
“那怎么保证电影院不作弊呀?”我问。
“每场前就把谜底封到一个小盒子里”老板一边翻着锅里的菜一边告诉我说——然后把盒子放在一个什么高竿子上,有公证人员在场,开奖前谁也不能打开。
“谜面有什么暗示?”
“嗨,都是些放到哪个动物身上都行的话。”
“你也经常去猜吗?”
“我今年春节以后花了5000多块钱猜谜语,中了2000多块,输了3000多块,现在我老婆不让我去了。”
呵呵,凭这种概率指望发财,最后肯定要蚀本嘛。
老板又告诉我,今年春节前猜谜语是在永顺电影院搞,本来约定出过的动物24小时之内不能再开,某次当天开出了同一个动物谜底,使得无人中奖,结果开奖的摊子被彩民“谜友”给砸了,县公安局都被惊动了——结果从此活动在永顺县城被禁止,组织开奖的广东老板就转到相邻的花垣县去“猜谜语”去了。
我掏出了从北京带来的骆驼香烟,里面剩的不多了。实在不习惯当地的盖白沙,又无处可买骆驼香烟,只好在可以慢慢享用时摸出一棵来地点燃。我递给老板一棵,老板接过去看了看,“外烟呵,”一边从案子上拿起自己的烟往外倒,“尝一尝我吸的吧——没有什么好烟。”
我接过一棵看了看,当地生产的“老大哥”牌,包装还是硬盒的。
“一两元钱,很便宜的”老板自己解释,我点上了一棵。
“这是什么牌子的香烟?味道好硬啊”,老板拿过我的烟盒端详。
“骆驼,老牌子。”我解释道,“有段时间我经常通宵打麻将,早上四五点钟最困,迷迷糊糊的光点炮儿。得需要用什么刺激大脑呵,后来发现,还是骆驼烟最有劲。味道厚,劲头大,男人的烟。没听人家说嘛,‘享受好生活,天天抽骆驼’。”
“哦?还有什么牌子的香烟有说法?”老板感兴趣地问。
“那多了,‘三五红塔山,生活一般般’,‘爱情迷了路,天天万宝路’,‘家有贤妻抽玉溪,家有巫婆抽红河’。”
“我们湖南这里的香烟有没有?”
我想了想,“顿顿好吃喝,天天‘老大哥’。”
“好好,以后还吸这个烟。”老板嘿嘿着看起来挺美。
“你要是猜谜语或是别的什么中了大奖100万,打算怎么花啊?”我让他打开了第二瓶啤酒,老板也乐得和我聊天多卖些。
“我?我先盖栋很漂亮的楼房。”老板双手比划着说,“我们这里自己盖楼的的都是做生意的有钱人,还有那些领导们。我有了钱一定先盖上自己的楼房,让我父母、岳母和弟弟全家搬进来住在一起。”
“然后呢?”
“买几辆车跑货运。永顺县城不是旅游区,外来的游客很少,只有些去猛洞河和王村的经过这里,但是搞货运还是可以赚钱的。然后再买下原来我上工的罐头厂,那里停产好久,但是机器生产线还是可以用。以前那些领导开会讲话水平高,经营不行,搞得成本太大,我想我来做一定可以赚到钱的。”
“嫂子呢,你发财了她不会下岗吧?”我开玩笑。
他想了一下,明白了我的意思,“不会啊——男人不想搞女人是不可能的哦,可是我中学都没有读完,就打工赚钱给家里,她嫁给我这么多年都没有享到什么福”,他的手臂在空中往后面打麻将的圈子划了一下,我也看不清里面哪个是他的妻。“老人孩子都一直是她照顾,做人要讲良心嘛。”
我有些讪讪。也许,太有良心就是许多人发不了财的原因吧。
喝光了第二瓶啤酒,烟也抽光,我起身要走了,一共才花了不到四十元钱。老板歉意地望着剩了很多的菜,撮着手喃喃地说,“菜做得不太好……”
我推开了他找的零钱,一边安慰他。“我吃过了晚饭来的——和你聊天就很开心了。”
在县中心十字路口临街店铺的雨檐下,挨着排开了一二十辆人力车,翘起的一头某处有零星的烟火闪动。那是些从附近进城做人力车夫的老乡,他们晚上就睡在车斗里。我经过车尾,看到在两边竖起的车挡板包围下,他们盖着各种颜色的花棉被睡着,有的埋着头有的却外露着胳膊,某个没睡的吸烟者无声的浪出一阵青雾。
我回到旅馆的房间,开水早烧好了,我洗了个澡,洗漱一番,很快就睡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