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am726hk(森美)
整理人: wwwcwd(2002-11-02 02:43:07), 站内信件
|
歌星謝世,臨終前拚搏愛生命的勁力,感動了全香港。羅文死後,有人為他封謚,為羅文身後正名,尊羅文為「歌聖」而不是歌神,因為歌神另有許冠傑。正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歌無雙神,因此羅文只好屈稱為「歌聖」。
但聖人畢竟是人,神卻境界最高,歌聖屈於歌神之下,有如一個是OBE,另一個MBE,雖也光榮,總教羅文迷深深不忿。
神只有一個,聖卻可有多位。羅文做了歌聖,他的眾多出色徒弟,將來歸天,也一樣可以封聖,天主教廷不是一口氣就把三百多個在義和團災難中喪生的二毛子,封了做聖人嗎?因此尊羅文為歌聖而不是歌神,是對這位大師頗有不敬了。
唐詩之中,杜甫和李白,並有「詩聖」和「詩仙」之稱。杜甫為詩聖,因為他的詩沉重雄鬱,入世憂民,李白為詩仙,因為他的詩風飄逸清悅,逸雅自高。羅文做了歌聖,那麼歌仙在哪裏?
與羅文同期的林子祥,歌曲別具一格,林子祥是香港的「鬼仔」,早年留學美國,音樂風格別樹一幟,蓄了一道小鬍子,有知識分子氣質。羅文的歌對獅子山下是關懷而入世的,多半是電視劇的主題曲。林子祥的歌如《在水中央》、《每一個晚上》、《分分鐘需要你》,帶有強烈的出世意識,老是好像擺脫香港這個塵俗環境:「願我會嗟火箭,帶你到天空去,在太空中兩人住」,如此佳句若非李白陰魂附體,不可以述作耳。
因此羅文是歌聖,歌仙的地位亦非林子祥莫屬。林子祥最近夥同香港管弦樂團開了一場懷舊演唱會。管弦樂是中產階級才會欣賞的玩意。流行曲要配管弦樂,有如中國奇女子鄧文迪嫁入澳洲報業大王梅鐸之家,身價和形象自是高了一層。
有歌神許冠傑、歌聖羅文,加上歌仙林子祥,香港的流行樂壇永不寂寞。三十年過去了,我們回頭檢視,香港人才濟濟,真是一個神仙的快樂天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