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ilchi()
整理人: lovelygirl_530(2002-11-02 12:10:27), 站内信件
|
华 东 行 杂 忆
(四)
一位上海同行不无自豪地告诉我,上海人民热爱的某前市长,曾高瞻远瞩地提出:“让人家跳迪斯科去吧,我们就是要跳华尔兹,最后看谁跳得最好!”广东人也许不太服气,跳华尔兹,一招一式太刻板了,还得请老师教,还得讲几句洋泾浜,不如跳迪斯科是潇洒奔放,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几年过去了,广东人才慢慢醒悟,学会“接轨”、学会“诚信”、学会“规范”,是要交学费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跳惯了迪斯科,想改跳华尔兹,不容易!
“上海,中国经济巨龙的龙头”,这是几天前《亚洲华尔街日报》的头条标题。上海人跳了几年华尔兹,把上海跳成了“龙头”。 我们在黄昏时分抵达上海,此时“龙头”已经在雨里泡了三天,马路上拥挤着赶路回家的湿漉漉的人群。尽管仅在上海停留16个钟头,但已深深感受到,能在这里生存下来委实不易。 首先表现在当天晚饭的质量和数量明显下降;其次表现在旅行社决不支付上海任何景点的门票费用;再次表现在停留时间极短,与国际大都会东方巴黎的美称相比,停留时间仅长于绍兴(宁波只能计算路过时间),在华东七市之旅名列倒数第三。最后表现在上海的出租车起步价全国最高。仔细一想,也对,上海经济上是中国的龙头,想必收入也是中国龙头,物价当然也应该带好头。
有如此无怨无艾的心情,我们不再对“游浦东新区观东方明珠”之类的词句耿耿于怀。凡自负费用的:东方明珠,上!豫园,逛!上海大剧院,进!最贵的“的士”,坐!什么叫旅游?旅游就是花钱购买一种或许是快乐或许是难受的生活经历的过程。
晚上十点半,零下三度的气温,淅淅沥沥的夜雨,浦江两岸依然璀璨的灯饰,很经典的咖啡店里灯光暖暖,萨克管的旋律缠缠绵绵。曾经熟悉而渐渐陌生的字眼,潮水般漫上了记忆的沙滩:外白渡桥、哈逊、冒险家的乐园、华人与狗、好八连、一月革命风暴、张爱玲……就因为望着南京路的街景,30元一碗的泡饭,也吃出不同于及第粥艇仔粥的一番滋味。不寻常的大上海啊,会跳华尔兹的上海人!贫困的岭南文化啊,贫困的广州人!
(五)
上海留给我难舍难分的感觉,我留给上海难舍难分的货币。旅游的魅力真是不可抵挡啊!
长假期刚过,雨中的周庄、雨中的虎丘塔寒山寺、雨中的太湖,人迹寥寥,却是慢慢体味江南风情的好去处。又是傍晚时分,汽车到了无锡。晚餐时间未到,饭店的停车场旁边,刚好有一个国营的紫砂壶工厂。导游很随意地说,“进去转转吧,反正你们都很有经验了。 ”
是的,一路上,我们坚定地拒绝了西湖龙井、杭州丝绸、太湖珍珠的诱惑,进去就进去。先出来一位小伙子介绍宜兴紫砂壶的功效,如泡茶一周不坏呀,有收藏价值呀,等等。随后,这个小伙子很谦虚地说,其实他是企业的供销员,制作工艺和鉴赏,还没真正入门,很凑巧工厂聘任的产品开发总顾问的某老也在,不如请他讲讲。
大师六十开外,原来在本国有企业工作40多年,一辈子献给紫砂壶事业,国家授予他中国工艺大师的称号。退休后,许多私人老板高薪聘请,他觉得,个人成长归功于国家,个人荣誉归功于国家。国家给了退休金,人是国家的,技术也永远属于国家。尽管收入低,他也愿意把技术传给国有企业的下一代,让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一股正气,令我们肃然起敬。
大师告诉我们,不要以为紫砂壶全是褐色的,其实,质量上乘的紫砂壶应该是墨绿色的。大量的紫砂矿经过复杂的工艺,提炼成墨绿色紫砂壶原料的甚微。经过了一两千年的开采,宜兴的紫砂矿几近枯竭。这就是好的紫砂壶价高难得,具有收藏价值的原因。
有一团友发问:“不会呀,广州的紫砂壶几十元钱买一套。”大师笑笑,又随手拿出一张当地的报纸,登载着工商技监部门联手打击无良私人老板掺假制造紫砂壶的消息。告诉我们,现在紫砂矿价格居高不下,便宜的紫砂壶肯定加入其他的矿物和化学染料,贪便宜用来泡茶,时长日久,会慢性中毒的。一席话说得大家茅塞顿开,都说大师讲得在理。
如何鉴别紫砂壶的优劣呢?大师说,“主要看三点:第一,壶盖与壶口要圆,盖上壶盖十分吻合,不漏气。壶里装满水,把壶盖上的小孔按住,壶嘴倒不出一滴水。”现场表演,果真如此。
“第二,壶身厚薄要均匀,烧制火候恰到好处。好的紫砂壶,是压不碎的。”大师把小茶壶放到地上,指着我说:“来来,尽管站上去。”我小心翼翼地站上去,说真话,确实不敢使劲,但也确实没压碎。大家不禁一阵惊叹。
“第三,看造型意境。这一条主要看制作年代和制作者。鉴别这一条是最难的,好的紫砂壶都附有制作者的证书和鉴定书,壶底杯底都嵌着制作者的名字。工艺大师有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原来在国有企业的国家级大师许多都老了,省级的也不多了。”大师指着桌上的一套画着梅花图案的墨绿色紫砂壶紫砂杯说:“这一套梅花造型的,是我的师兄专门为迎接香港回归创作的,只做了三套,一套送香港,一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套在市里的博物馆珍藏。他前年去世了,这套壶就成了绝版了。有台商想买,博物馆坚决不卖。”
“后来,师兄的几个徒弟,全是省级的工艺大师,为了纪念他,照原样仿制了一百套,每一套都有编号,同样也是很珍贵的呵!前一段标价三千多块一套,听说一个港商就买走了八套。”听到这里,我暗暗庆幸,没把怎么值钱的工艺品压碎。就不知道卖不卖。
天色晚了,大师拱手告辞,大家礼貌地鼓掌送别。已经有团友询问价格,那小伙子憨笑着说:“原来出厂价980元,说个实价吧,480元,不讲价。”一看价格可以松动,诸团友稍作商量,推选一位团友当代表,与其侃价。那小伙子见大家真有诚意,就说,如果能买10套以上,240元一套。我们说,买20套以上,180元总可以吧。小伙子不敢答应,用手机当即请示供销科长。科长答应降至210元。再直接请示厂长,厂长很勉强的答应,以190元一套成交,并在手机里训斥了小伙子一番,说下不为例。小伙子一脸委屈。
集体侃价的力量真是无穷啊!全团75%的团友都买了,共买了23套。我就买了两套,一套送给深圳的妻弟,他是个茶痴。一套留给自己,在广州家里,用这套造型独特的梅花壶梅花杯,泡最好的乌龙茶,款待最好的朋友,再讲上一段正宗紫砂壶的鉴赏知识,值啊!
第二天,我们兴高采烈地上太湖边上的蠡园。就在蠡园门口的停车场的紫砂壶专卖店,我们不幸地发现,墨绿色的、梅花造型的、同样有大师证书和印记的紫砂壶,每套标价32元。
据说春秋时很会做生意、谙熟MBA原理、懂得“货如轮转”的“陶朱公”,就是范蠡。
(完)
(10月初广社未开时曾贴在北社,31/10/2002小改)
---- 海潮涨了
海水漫进了池塘
池塘满了
浮萍爬回了小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