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viling()
整理人: winterbow(2002-11-08 08:45:11), 站内信件
|
《红楼梦》自清朝乾隆年间流布开来,就有“开谈不讲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然而自乾嘉至民国初年,谈红楼梦的大都以“索隱”为主:如王梦玩说此小说中是实写顺治与董鄂妃;孙桐生说是写明珠家事,书中宝玉中第七名举人,实为明珠之子成德中康熙第七名进士的隐写;王国维也举成德吊亡妇诗中有“今宵别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更有说是和珅家事,龚姬即袭人,倩霞即晴雯、周春又说是金陵张侯家事,书中述正册第二图正画着一张弓,隐写张家。各人所谈都引其所据,但都没有谈到脂砚斋,或者谈及脂砚斋以及畸笏叟等批语。
直到1927年,胡适提出了《红楼梦》乃曹雪芹家事自叙的论点,才忽地得到胡星垣送来求卖的《甲戌本》,其中抄有不少的脂砚斋批语,于是脂批遂成研红的权威,且以后发现几个抄本,各有不少批语,近数十年来大量引用、发挥,脂批差不多已经成为谈论、研究红学的“公理”,不需“证明”的了。但脂砚斋到底是谁?他和曹雪芹是什公关係?却至今众说纷纭,毫无实证。有说是曹雪芹的叔父、有说就是那个获罪的曹頫、有说是雪芹堂兄弟、有说是雪芹的续弦妻,相当书中的史湘云、还有说是作者本人化名或夹杂以上的一些人,莫衷一是,至今仍是个大疑问。
但是,引用脂砚斋的话以判定《红楼梦》各种文章,却是浩如烟海,而且可以说是“有所根据”。一开始就以《甲戌本》独有一个“凡例”,认为《石头记》才是最古的本子;雪芹死于壬午除夕;书末有一个正、副、又副、等的“情榜”,没有情榜结尾的《红楼梦》就被定为伪续,是条“狗尾”,连看都不要去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就有不少人反对脂砚斋,认为脂砚斋的话不可信。《甲戌本》只有十六回,却有很多错别字和空缺字,;说是乾隆甲戌年,却连皇帝的讳“玄”字也不避讳。脂批说曹雪芹死于甲午除夕,可是第二年还有人请他去喝酒;曹雪芹的诗友无论是敦敏、敦诚、明义、永忠,都不知道有一位作者的“至亲好友”脂砚斋在批书,而且还要按他的话去删改,有这样的道理吗?可是我们今天谈《红楼梦》,大多言必称脂批,成为谈红的“公理”,反对脂批的必被讥为“哗众取宠”、“连基本红学都不懂”。于是乎,在有关红楼梦的刊物和网站,“开谈不讲脂砚斋 读尽红楼也枉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