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aoman(一男)
整理人: sinyi(2003-07-15 23:43:16), 站内信件
|
没等到一个星期,我趁着这段时间广东天气普遍算好的情况下再次踏上开平碉楼之旅。
2002年10月12日早上,我在义祠客运站坐班车前往月山镇。月山镇的广成村又命名为缅甸村,是《碉楼沧桑》一书里提到过的景点。一座座两层高的青砖房子(以前比较宽裕家庭的人才用青砖造房,贫穷落后的家庭只用泥砖)规整地行成两排六七列,屋子间形成的走廊呈十字形。建筑艺术方面楼顶楼角方面都有比较多的传统装饰花纹,除此而外没啥很特别。月山镇一带的碉楼不多,花上一个小时的车程只看了缅甸村,实觉有点不值得。
中午开始,我再次租下那位周老师和他的摩托车载我。旅游就是一种情怀的放松,我依然如故地慢慢的游觅。
从上次结束的地点--百合镇的边岭村开始游觅。我很感叹碉楼利用中西结合的雕刻装饰和建筑造型带来的艺术享受,让我提高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观。我自小就很喜欢西欧的古典建筑,觉得那里的建筑很有味道。所以我个人觉得百合镇咀头村的宪绍楼的建筑我比较欣赏,特别是正面看上去。当然它总体上比不过蚬冈的瑞石楼。其实不只是高高的碉楼,三、四层高的民居上的碉花装饰、门窗上,还有墙壁上的花雕和浮雕壁画等等,都很有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
除了看碉楼,走在村里的那种古色的味道还挺不错。在这里拍一套个人专缉艺术照,还不错呢!不过得跟凶神恶煞的村狗打打交道,顺便炼一下吓狗棍法:)
游逛在没有具体规律的旅游路线,我穿过村落之中一段段的小路后,不知不觉来到赤坎镇。赤坎镇的骑楼非常的多,而且其装饰味道远远胜过残留在广州的沙面、西关和大德路等一带的骑楼。几十年历史的骑楼建筑,骑楼上日晒雨淋的痕迹散发出阵阵的古城韵味。
穿出赤坎镇,我前往残留有历史痕迹、曾在日本侵略战争时给日本鬼子炮轰并有七位烈士在那给日本鬼子烧死的南楼。南楼已经被旅游开发,它就严肃地坐落在广场上面。楼的前面,有七烈士的雕塑;楼墙上和楼顶都有被炮轰过的痕迹。听周老师说,当时后日本鬼子侵略这里的时候,受到南楼上的烈士们顽强抵抗后放火把七位烈士烧死……碉楼单单有它的艺术价值,更多的是它抗日制匪、革命的历史意义和象征。
13日早,我长途跋涉在荻海坐班车到赤水打算看日升楼和翼云楼,但是因为忘记了它们在哪个村以至我白跑了一趟。不过途中经过的村落,也能看到不少的碉楼。
到了下午,仍旧在周老师的带路下,我游觅赤坎镇到义祠325国度两旁的碉楼建筑。这秋分时节里太阳显得额外的温和,让我能够跟太阳正面相对。淡黄色的太阳,隐现在高高的云层中间。无力的阳光照下来,碉楼显得额外的古老和神秘。
昏暗的晚霞,把我送上了并不尽兴的归途。还未看完的碉楼、那份留恋的心情,给我会重踏这片土地埋下深深的伏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