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aycat(爱流浪的小肥猫)
整理人: jowo(2002-10-31 06:37:30), 站内信件
|
包含精美图库和flash地图的豪华版请到 http://www.rayeye.net
5月1日 晴 狮泉河-日土 117公里 累计6756公里
司机等齐了另外两辆大货车,5点30分离开狮泉河,这里离日土还有一百多公里呢,到达日土估计都十点多了,他们也不吃点东西,司机真是神仙肚,幸好下午我们还大吃了一顿。
我们从狮泉河镇出发,向北经过甲岗--日松区--日土--班公湖畔--多玛区--多玛--松西--界山大坂--奇台大坂--窑岔口--铁隆滩--甜水海--泉水沟(死人沟)--大红柳滩--康西瓦--赛图拉(三十里营房)--麻扎大坂--库地--阿克美其特--柯克亚等地才能到达叶城(新藏公路零公里),全长1001公里。
离开狮泉河,货车跑在公路上,才刚上路,就发现地貌明显的不同,地更宽广了,还有不高的山排于路旁,山色红红的,一派戈壁荒漠的景色,感觉就好象已进入了新疆地域。
另外两辆大货车的司机是维族人,我们车的司机是汉人,语言无隔阂,我们就开始聊起来了。司机姓雷,河南人,矮矮的,满脸的胡子,黑黑壮壮的,三十多岁,可看起来有四十了,也难怪,长年在这新藏线上跑,我们一路就叫他雷大哥。我们一睹了新藏公路这条我国西部运输的大动脉,也感受到了长年累月劳作和奔波在这条公路上的人们的坚韧和艰辛。
我们跟雷大哥说起下午拦车的事,说雷大哥就好象是突然降临的幸运星,要不然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决策。
雷大哥哈哈大笑,也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其实我一早就看见你们了,不过老觉得你们像日本人,才没搭理你们。不过像你们这样旅行的中国人不多,日本人却见不少,所以容易把你们认作日本人。”
我们问道:“雷大哥,你为何从河南跑来这里开车。”
雷大哥说:“不是了,我是土生的新疆人,当年父母响应党的号召来支援边疆,就一直没回老家,我们就这样留在了新疆,当地人管我们这些在新疆出生的汉人叫“新疆娃”,我们也觉得自己是新疆人了。”
“那么你在这条线上跑好久了。”
“是呀,我十几岁就接父亲的班进了车队,也开了十几年了。”
“那么你对新藏公里很熟悉了。”
“何止是熟悉,你们没留意我的车门上的字吗?新疆叶城公路总段,这条路就是我们修的。”说起了新藏公路,雷大哥也开始兴奋起来,如数家珍地说起很多新藏公路的趣闻,以后每到了什么地方,他指着一块石头都可以讲起一个故事来,我们的运气真是好。
“新藏公路,是西藏西部重要的运输大动脉,我们长年跑这条线,任务很紧,像今天这样空车的很少,本来还可以在狮泉河装货回新疆,但车队要我们赶回叶城,又有货要运上山了。”因为狮泉河比叶城高很多,他们管从叶城到狮泉河为上山,反之为下山。
“新藏公路(国道219)是继川藏、青藏公路之后,进入西藏的第三条公路。它北起新疆的叶城,南至西藏阿里地区的首府狮泉河,全长一千多公里。1956年3月10日,4000多筑路工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经过1年零7个月的努力,终于在1957年10月6日,使这条蜿蜒在昆仑山脉10多个雪山大坂上的天堑变成了通途。”“大坂”是维吾尔语“山口”之意,也有人音译成“达坂”。
它从北起于新疆叶城零公里处,南抵西藏阿里地区的噶大克(噶尔),后又南延至边疆城镇普兰。途径峡南口、大红柳滩、日土宗和噶尔昆沙,跨过拉斯塘河、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 、狮泉河等河流。它翻越昆仑山,冈底斯山等十个雪山大坂,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有915公里,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段有130公里,新疆、西藏之间海拔5433米的界山大坂和海拔5432米的库达恩布等11个山口,使得它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本来刚出狮泉河时路还平坦,现在开始颠簸起来了,雷大哥接着说道:“这个就是新藏公路的搓板路,才刚开始呢,以后几天都是这些路面。”路面上有一条一条横着的小土堆,一直延伸到路的尽头,真的是像洗衣服搓板。
汽车开上了搓板路,驾驶室也颤抖起来,雷大哥说到:“我这车轻,可一跑上这搓板路压不住路面,反而跑不快了。”果然,本来被我们抛在后面的两辆货车追了上来。他们有装货,明显没我们跳得厉害。
雷大哥干脆把车开离路面,跑在旁边的地上,反而更平。
我问雷大哥:“是车越重越好跑这些路面吗?”
“也不是了,你现在看见搓板路,不要以为是豆腐渣工程,那个时代可没那个,刚建好的新藏公路可飘亮了,全线除新疆境内有71公里的半农区和西藏境内200多公里的牧区有居民外,其余都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沙漠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有的路段数百公里见不到人烟。你看狮泉河虽然是在西藏阿里地区的腹地,物质反而比其他地方多,靠的就是我们从新藏线带上来的。后来别的司机不顾公路的保养,拼命地超载,才把路面压成这样子。”
雷大哥说时很愤慨,毕竟这是他们亲手修建的公路,对它的感情比别人深:“我还看见过把12吨的货装在8吨的车上,路能不坏吗,我们年年都要重修这条路,可人力和物质都差太远了,国家如果还不重视,五年之内这条公路就要断了。”
路越来越难走,还有一些大石挡路,天也全黑了,车头的大灯在一片黑暗的荒漠中有如大海中微弱的烛光,随着公路的颠簸而上下跳动的货车就更像波涛中的小舟了,我还从未想象过一辆8吨的货车可以跳得怎么高。但雷大哥并没有减慢车速,看来他真的是艺高人胆大,驾御起来好象一点也不费力,只是话少了,更专注 于路面。
10点40分到了日土,日土藏语意为“枪叉支架状山下”,回想一路过来的山体,的确又很像枪叉支架,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支脉横穿全境,所以 这里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雷大哥说:“别看这里现在是地球的最高的高原,据说以前还是海洋呢,我们就经常可以捡到贝壳。”
我们进入日土时太晚了,四处都乌灯黑火的,雷大哥是属于公路总段,把车开进了道班,这里的道班不像川藏公路上的那么小,川藏公路上的多数是一家人都住在里面,规模比较小,这里可大多了,有好几间大房子,有维族人也有汉人,维族人多的就叫维族道班,汉人多的就叫汉人道班。
这一站是维族道班,雷大哥就像回到家一样,他住不要钱,可太晚了已没有晚饭供应了,我们就出去找了一家小饭馆,又是四川人开的,对他们真是佩服得很,可以来到这么偏僻的地方谋生。
回到道班,另外两辆车还迟迟未到,雷大哥却说:“没事,他们装货晚上跑不快,而且车技不够我好。”他笑道:“不过我们也要换一下轮胎,好协调一下太轻的车身。”
我还以为只有一级方程式赛车才要根据情况不断更换车胎,货车的轮胎很重,我和LC好不容易才把它弄下来,在车胎上的螺丝,比脚指头还大,雷大哥检查车身,让我们把轮胎上所有的螺丝都卸下来,LC拿起把子,套上一米多长的延长铁管,用力一压,螺丝纹丝不动,我一看,也加了一把力,还是不动,把身体的重量都压在铁管上了,铁管都有一些弯了,螺丝还是一动没动。
雷大哥走过来对我们说:“你们不会用力,看,要这样用寸劲。”,他边说边示范,两手把着铁管,突然用力一压就松手,螺丝即时松了一下,螺丝一松开自然就容易卸下来了。但我们怎么都学不会怎样用寸劲,下一个螺丝还是纹丝不动,结果要雷大哥把所有的螺丝都松一下,我们才可以把螺丝卸下来。看来这么容易的事,做起来却这么难,要在这里生活可不容易的。
当时月黑风高,光线不足,脸都被寒风吹得白了,等换好了轮胎,我们也气喘不已了,看看手表,正好是午夜12点。平时的五一劳动节都是在很多人的地方度过,想不到今年是在世界屋脊的屋脊上换轮胎,虽然是很累和寒冷,但却是很难忘的经历。
雷大哥笑道:“累吧,走,我给你们找一家旅店住下。”
我说:“我们也住道班可以了。”
雷大哥说:“道班很脏,怕你们住不惯。”
LC笑道:“我们走了那么多地方,什么地方没住过,我们可以克服的。”
雷大哥就把我们安置在其中一间房间,一牵开被子,才后悔不已,被子真的是很臭,但不盖被子又不行,气温真的是很冷,汉式的房子比藏式的差多了,房内 的气温比房外差不了多少。我们要用衣服裹住口鼻两层,才可以睡进被子里面。
维族人不是很爱干净的吗?我一直以为藏族地区比较没那么干净,藏民家里我们也住过,一点异味也没有,反倒是有一股淡淡的酥油香味。虽然这里不是家里,也不可以臭成这样呀,现在真怀念那股淡淡的酥油香味。
幸好这是我们旅程中最臭的了,以后我们到达了新疆,看见的维族人真的是很爱干净的,看来这只是极个别的。
待续
----
欢迎光临我的网站 留言薄
精美旅游风光图片及精彩的第一手游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