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电脑技术>>企业信息化>>【企业现代管理指南】>>[敏捷制造]实现敏捷制造的三要素

主题:[敏捷制造]实现敏捷制造的三要素
发信人: lau1999(叶灵风)
整理人: lau1999(2002-10-21 10:19:10), 站内信件

  从敏捷制造的目的可以看出,敏捷制造实际上主要包括三个要素:生产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

  (1) 敏捷制造的生产技术
  敏捷制造企业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组织。信息在制造、工程、市场研究、采购、财务、仓储、销售、研究等部门之间连续的流动。各项工作是同时进行的,而不是按顺序进行的。企业开发新产品,同时编制生产工艺规程,并进行产品销售。设计工作不仅属于工程领域,也不只是工程与制造的结合。在从用材料制造产品到产品最终报废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每一个阶段的代表都要参加产品设计。信息不仅要在敏捷制造企业与其用户之间连续的流动,而且在敏捷制造系统中,用户和供应厂家之间也是连续流动的。在敏捷制造系统中,用户和供应厂家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都应起积极作用。每一个产品都可能要使用具有高度交互性的网络。同一家公司的、在实际上分散、在组织上分离的人员可以彼此合作,并且可以与其它公司的人员合作。

  把企业中分散的各个部门集中在一起,靠的是:严密的通用数据交换标准;坚固的“组件”(许多人能同时使用统一文件的软件);宽带通信信道(传递需要交换的大量信息)。把所有这些技术综合到现有的企业集成软件和硬件中去,这标志着敏捷制造时代的开始。

  (2) 敏捷制造的管理技术
  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是确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敏捷制造认为,推出新产品的最快方法是选用不同公司的组织资源,然后把他们综合成单一的靠电子手段联系的经营实体——虚拟公司。在美国,虚拟公司运用国家的工业网络——全美工厂网络,把综合性工业数据库与服务结合起来,以便能够使公司集团创建并运作控股虚拟公司,排出多企业合作和建立标准合作模型的法律障碍。

  敏捷制造企业应具有组织上的柔性,每一个项目都应采用与其能产生最大竞争优势的管理手段。有时候可以采取内部多功能项目组形式,请供应者和用户参加项目组;有时候可以采用与其它公司合作的形式;有时可采取虚拟公司的形式。有效的运用这些手段,就能充分利用公司的资源。在动态竞争环境中,充分利用公司资源的关键是人员。柔性生产技术和柔性管理使敏捷制造企业的人员能够实现他们自己提出的发明和合理化建议。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原则用来指导此类企业的运行。唯一可行的长期指导原则是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和组织资源,支持人员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3) 敏捷制造的人力资源
  在敏捷制造时代,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制造过程的不断改进,是竞争优势的同义语。敏捷制造企业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动性。有知识的人员是敏捷制造企业中唯一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不断对人员进行教育,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是企业管理层应该积极支持的一项长期投资。每一个雇员消化吸收信息、对信息中提出的可能性做出创造性响应的能力越强,企业可能取得的成功就越大。对于管理人员和生产线上具有技术专长的工人都是如此。科学家和工程师参加战略规划和业务活动,对敏捷制造企业来说是具决定性的因素。在制造过程的科技知识与产品研究开发的各个阶段,工程专家的协作是一种重要资源。

 



----
竹坞无尘水槛清,
□□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柘荷听雨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