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lonely()
整理人: glonely(2001-01-06 15:07:10), 站内信件
|
(一)
初夏时节的海螺沟,树木刚刚开始萌新芽,漫山的杜鹃还没有开花,但已经见 到了满目的葱茏。
今年的海螺沟气候有点反常,季节好像来迟了。山下的磨西镇,人们穿着单 衣,山上却仍然下雪,树木披着银装,树林里,地上还有积雪。从上下到山上, 从磨西镇到三号营地,海拔高差两千多米,汽车车程一个多小时,但是你可以经 历春夏秋冬,真是一日观四季。
我们在成都下了飞机,气温二十多度,穿着短袖T-Shirt,很舒适。同行的伙 伴说,他来了成都五次了,从来没有见过成都有灿烂阳光,今天很特别,是个艳 阳天。我们没有时间享受成都的艳阳,立即驱车上了成雅(成都----雅安)高速 公路。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开上了去磨西镇的盘山公路。前面是著名的二郎山,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要翻过二郎山,汽车也要走两个多小 时,路窄坡陡,而且路面失修,很危险。因此人们正在建造一项伟大工程----二 郎山隧道。然而,隧道还没有完工,实行的是双进单出通行方法:双日进山,单 日出山。好在我们有了交通部门的关照以及熟人的帮助,不至于在隧道口过夜等 待。二郎山隧道很长,汽车以时速四十多公里也要近十分钟才走完全程。
真佩服为我们开车的司机,窄窄的公路只有五米左右,两辆客车刚刚可以擦 身而过,还有许多广州人所说的“手拗弯”,竟然可以开得飞快。
从隧道出来,到了一个三岔路口,一边是到泸定,一边就是去海螺沟的路。 从成都到磨西镇,要5个多小时,离磨西近了天色也晚了,为了赶路我们来不及欣 赏沿路的山色。晚上9点多,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大板岩的地方,路不通了!原来 前面发生了塌方,沙石在塌方处像雨点一样落下,填满了路面,路面下是悬崖。 一直没有等到清理的机械,只好放弃行李,人员先行冒险通过塌方处,前方由磨 西镇的车辆接应,原车行李返回泸定等明天再上山。导游令我们全部人员空出双 手,必须带上的行李只有照相器材,由导游为我们背。夜色中,一名导游带领一 个人,低着头,躲在岩石的凹处急急通过,好在是在夜晚,黑暗把危险掩盖了, 不然我们可能会被脚下的悬崖吓得腿软,过不了那个塌方处。匆忙中身上只穿了 一件T-Shirt和一件风衣,一条单裤,令我们领教了海螺沟的温差滋味。
我们没有在磨西镇停留,在海螺沟的入口处,我们接受了当地人的一碗青稞 酒和一条哈达----简单的欢迎仪式,最后在凌晨零点多到达海螺沟的三号营地。 晚上的营地,寒气逼人,气温只有几度,好在我们住在一家三星级的饭店,吃过 不知应该叫宵夜还是晚餐,赶快上了床。
海螺沟的风景很美,但是缺少了蓝天,一切都逊色很多。由于季节的原因, 我们在海螺沟的十几天,见到蓝天的时间总共不到三个小时,每天不是下雨下雪 ,就是灰灰的阴天,偶然看到一点阳光,也是转瞬即过。令我们很焦急也很失望 。第二天开始我们就在潮湿的树林里穿行,由于近几年实行了保护措施,加上很 多地方还没有被开发,我们走的很多是被废弃的或者只有药民才走的路,树上不 时滴洒着不知是雨还是水。由于海拔高,空气比较平原稀薄,加上爬山,另你没 走多远就气喘吁吁,连飞机大炮都会造了。大家说,给我一个隔夜的风炉都吹得 着。尽管早上冷得发抖(只有一件T-Shirt和一件风衣),但是现在已经浑身冒汗 。不过我们都不敢脱衣服,一来怕感冒,二来也没有什么衣服可脱了。那种登山 的风衣和防水裤是最适合的了,可以通过拉开拉链散热又不至于太冷。
在海螺沟,越往上走,气温越低。在三号营地(海拔两千九百米)下的是雨 ,往上走,天上下的变成了一颗一颗的小冰粒。小冰粒掉到地上马上就化了,只 有地上的坑坑洼洼处残留着积雪。再往上走,冰粒变成了飘飘雪花,走的更高一 点,天上下的竟是鹅毛大雪!想不到不是在北方,想不到是在四月底五月初的春 夏之交,我们竟能见到这样的大雪!大雪中,大家纷纷照相留念。不过,可怜的 是我的照相机,竟被雪水湿透了,以至一部分照片报废了。
海螺沟的冰川是圣洁的,海螺沟的环境没有污染,所以我们上山时带上几个 馒头,中午时就着山上流下来的溪水充饥,随时捧起溪水就可以解渴。不过,冰 川水可不能喝,那可是夹带着大量泥沙的浊水!
(待续)
-- █████◤◢████◤◢███
████◤◢████◤◢████ ■无知便是幸福■
███◤◢████◤◢█████
---可否把你的回复寄一份给我?
>>>>>>>>>>>>>>>>>>>>>>>>>>>>>>>>>>>>>>>>>>>>>>>>>>>>
请来摄影园地逛逛,器材、技术、活动...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48.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