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曲径通幽 话题讨论>>比较探讨>>悟性出真知 尤利西斯与红楼(全本)>>再驳李杜韩--RE:<<答柳絮飞兄>>

主题:再驳李杜韩--RE:<<答柳絮飞兄>>
发信人: www_lxf(柳絮飞)
整理人: winterbow(2002-09-28 21:09:12), 站内信件
晚上下班回来,本来是要回复李兄的<<答柳絮飞兄>>的贴子的。不想李兄才思敏捷,又接二连三地贴出了之二之三来。我没有那样快的才思,也没有时间来引经据典,就只能一个贴子一个贴子的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来解决了。

李兄在<<回伊洋妹妹的“真”与“悟”(1)>>一贴中,称中国只有“......原生的小说批评,总体是零碎的、随想式,不象我们的古代诗歌批评,已经有好几个著名的体系和流派......”注意,李兄用的是“原生”而不是“原始”已然是口下留情了。而在<<答柳絮飞兄>>贴的末尾,就不再这么客气了“......而我们往往只有一些萌芽、一些零碎的闪光。尽管令人惊叹,但毕竟不是大兵团作战,而象游击战似的......”

总而言之,李兄认准了中国没有系统的理论,所以不配也不可能对各类小说进行深刻的分析批评!对此,我不以为然。

第一,并非像李兄所说的,中国小说只有“评点式”,而没有“系统论”。我是一个连高中都没上过的人,所以没有机会在大学系统的学习,看书只是随兴所至,所以知识很不系统,并且工作后从事的又大多是理科类的工作。所以李兄别指望我能像你一样,引经据典说出中国小说批评的几大流派等。但就我所知道的,古有<<文心雕龙>>,近有<<管锥篇>>,都是很系统的文学批评著作。注意,是文学批评(文心雕龙时散文小说是不分家的),而不仅仅是面向诗歌的。当然管锥篇中已有一些借鉴西学的东西,不过总体上还是以中学审美观为主的。

而且不同于西方的逻辑系统,不等于国学就没有系统,就如同李兄所说的“零碎的、随想式”的“游击战”。不是的,绝不是这样的!比如阴阳论,中国的辨证法,早于黑格尔很多呀,他贯穿于中国式思维、文化、文学的方方面面,就是一套中国式的非常系统完整的辨证法理论。曹雪芹借冷子兴之口,以阴阳论演说世事,何其深刻。再有如五行八卦,相生相克,与系统论、信息论又何其相像!

第二,难道说西学的逻辑思维就一定是最好的,无处不胜的吗???中国人的思维不同于西方的思维,不等于就不能深刻系统地分析问题。

语言的差异最能表示中西方文化思维的不同。英语的句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总是先要说出主谓宾,然后再在主干成分上添枝加叶,是一种树式结构。而汉语则按动作发生的顺序,层层铺开,如同竹子一样一节一节连下去,是一种竹节式结构。

“我是中国人”,“中国人是我”,“中国人我是”,词语的顺序转换,并不太影响意义的表达,这就是汉语。而英语永远只能是一句“I am from Chinese”。

显然封闭型的树式结构的逻辑性要远远强于开放型的竹节式结构。但是,有什么意思是汉语所不能表达的呢?难道汉语的表达能力、丰富性和魅力不是远远大于英语么!!!所以不同于西式的逻辑,有可能更有助于问题的表达和解决。

再举一个超出文艺之外的例子--中医学。中医生的理论一直不能得到西医的认可,甚至被嘲笑为很原始,不科学。但是中医自有中医自己的理论体系,关键是,在治病救人上,它常常比西医更有效。所谓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可见,西方的科学观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同样的,西方的文艺批评学也并不能解决一切的文艺批评!!!

第三,回过头来看看西方的文艺批评学都是些什么样的货色呢?西方的文艺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冷冰冰的文学之外的自然科学理论与文学结合起来,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文艺理论的怪胎。以有形的规则去套人的无形的鲜活的思想。将文艺的精髓消耗殆尽,留下的是所谓理智的渣渣。具体的,我没有时间查书来考证,证据就暂缺吧。


----
人,要有多善良就有多善良
人,要有多肮脏就有多肮脏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