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reeforall2(咪咪嗼嗼)
整理人: carolinejune(2002-10-22 09:33:12), 站内信件
|
黄凯芹曾经是香港乐坛最大的惊喜--1987年,他刚出道时,一曲《伤感的恋人》已经渗出成熟的忧伤。
人们不禁追问,这个唱中音的声音属于谁?
无论学历、才华还是修养,黄凯芹在芸芸歌星中都显得矫矫不群:出版过自己的诗集和散文集,曾经主持广播节目。
黄凯芹长得清秀而书生气,他的歌曲中也透出香港绝无仅有的书生意气。面对这样有实力的新人,每个人都相信,在缺乏创造力的香港,自己会写歌的黄凯芹一定会红的。
可惜的是,黄凯芹投的公司是宝丽金。作为一个忙着力捧谭咏麟、张学友和后来的黎明的国际大公司,清雅、高贵而忧郁的黄凯芹虽然清秀斯文,但还是因为容貌不够俊美(讽刺),被公司遗忘了。
黄凯芹像一个苦吟风的诗人,最大的乐趣是用文字诉说对人生的思考与批判,艺术的传达对人世间复杂本质的个人理解。他的情歌展现的是生命的告白,红尘里似真似假的情事总那样感伤,透出一种深深浸透的无奈。
因为种种商业社会可以理解的原因,迷恋音乐与文学语言的黄凯芹总是被人们称为“偶像派”。但是黄凯芹杰出的那些才华实在不够商业,并不被华丽缤纷的娱乐世界所赞赏。不肯向商业妥协的黄凯芹一开始是固执地坚持自我,唱那种像上品清茶一样的歌曲。他曾经不愿意妥协。
等到愿意放弃一部分理想时,黄凯芹曾经尝试着从多情变成滥情、从忧郁变为痛苦。可是,无情的市场已不需要他放弃了。
很多人最后一次记得黄凯芹,是在1992年,一首曲调优美感伤的《晚秋》非常流行。那似乎也是黄凯芹最后一次得到香港的“十大劲歌金曲”季奖。
在后来,他也推出了一些像《雨中的恋人们》这样清新的作品,可是那时候正是“四大天王”光芒万丈的局面,尽管有人想关注颇有英国文学风味的黄凯芹,也很难找到他的身影。从此,黄凯芹从半红不黑,变成了悄无声息。尽管,他的散淡、斯文曾经感动过那么多需要温情的心灵。
代表歌曲:《伤感的恋人》《没结果的一些感情》《晚秋》《情归何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