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U众说纷纭>>读书杂谈>>读书偶感

主题:读书偶感
发信人: t1388(独庸生)
整理人: joyce_85(2003-04-14 23:13:13), 站内信件
   无事闲读古文,见苏洵的《管仲论》,忽有所感。

   管仲助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名垂青史,旷世之材,谁会怀疑?所以自古管仲的名字成了人才的代名,诸葛亮也以管仲自比。然而,管仲一死,强大的齐国就生五子争位之乱,春秋第一霸,赫赫有名的的齐桓公竟在内乱中活活饿死。齐国迅速败弱,从此国力不振,霸主之位不保。盛衰之快,真让人不可至信。到底是什么原因?

苏洵见解十分独到,他说成功是靠积累,齐国的强大功不在管仲,而在鲍叔,因为是鲍叔推荐了管仲。渡至齐国内乱而至衰弱的原因,却是管仲,因为管仲没有推荐贤人代已。苏洵说:“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晋国在晋文公死后,续文公余威,还能保持霸主之位百年。为何?“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但齐国呢?管仲病危,齐恒公问后事,只是叫齐桓公小心竖,开方,易牙三个小人,而没有推荐贤人。难道齐国之内,朝野上下,就没有一个贤人,一个有才之士,可以起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鲍叔,所以有管仲,所以有春秋第一霸。有管仲,却没有后来人,管仲一死形成人才的真空,于是引来五子争位的内乱,让齐桓公不得善终。即使当时再无管仲这样杰出的人才,但肯定不泛能人异士,怎可以让国家后继无人呢?这难道不是管仲失职?或自视太高视天下无人,才会人为地渡至后继无人?所以苏洵说齐国之灾起于管仲,的确非常有见地,见解十分精辟。哀哉,一代霸主,如斯下场;痛哉,管仲之材,失策如此!

齐国的教训就是因为独倚重管仲一个,结果是“以一人兴,以一人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管仲在固然是不可一世,但管仲一死,就烟消云散。所以一枝独秀,终不成春,百花齐放,才会常盛不衰。



----
游离在天地人间,徘徊在爱与恨中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