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千秋岁---古今评论】>>【政史】>>颜真卿的忠君思想对其书法的影响 (zhuan)

主题:颜真卿的忠君思想对其书法的影响 (zhuan)
发信人: bazihu(易须)
整理人: yerk(2003-03-22 19:35:48), 站内信件
颜真卿的忠君思想对其书法的影响 

  颜真卿是书法史上继书圣王羲之之后,又一位开一代书风的人物。其书艺精湛宏远,博大精深,对后世学书者有深远的影响。但遍捡书史,发现颜真卿的忠君思想在其书法中有诸多体现,并且为其书名远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颜真卿官至尚书,在官场上几翻起落,但终被统治者所接受、颂扬,并最终定格在忠臣这一称号上。颜氏的书法虽不能断言是其忠义之气的体现方式,但可以肯定的是颜氏的书法是受其忠君思想影响的。
  一、忠君思想在书法作品中的体现颜真卿的《祭侄稿》、《争座位帖》、《告伯父文稿》被公认为“颜书三绝”。后世之书家及评者皆以为《祭侄文稿》、《争座位帖》比《告伯父文
稿》要高明的多,世人公认《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更有入誉《祭侄文稿》有过《兰亭序》之处。我们知道《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于乾元元年九月为其侄季明撰写的祭文草稿,当时颜真卿47岁,通篇法书气势磅礴,纵横豪放。一泻千里,书写时不思笔墨之功,但这种自然无为之书,却又深得书法之妙趣。此帖书成为安史之乱时,虽然为悼亡侄而作,但观帖中语句,却又多现痛恨叛乱、一心事君的忠义思想。《祭侄稿》中所体现的忠义之气,足以说明颜氏书法与颜氏的忠君思想有很大的联系。后人评说:“……忠臣烈士,道德君子,端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况祭侄文,尤为忠愤所激发,至性所郁结,岂止笔精墨妙,可以振铄千古者乎!”“鲁公于书,其过人处,正在法度备,存而端劲庄持,望之为盛德君子。”这些评语,是后代书评家对《祭侄稿》的理解与感悟。他们均从鲁公书中读出了“忠义”二字。
  颜真卿另一篇著名法帖《争座位帖》也很好地体现了颜真卿的忠义思想,且与《祭侄文稿》相比较,此帖忠义之气的体现更为突出。此帖又称《与郭仆射书》,书于代宗广德二年。其作文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朝廷纲纪,而其中起支撑作用的则是颜真卿对皇上的耿耿忠心。朱关
田认为:“忠义之气桀然横溢于字里行间,书法亦随意自如,天真烂漫,其淋漓挥洒处,如挟风雨而行云空,横斜曲直妙韵叠出者,尤见瑰异。”宋代米芾在《书史》中说:“此帖在颜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
  如单以《祭侄稿》和《争座位帖》而论,颜真卿忠义思想与其书法关系或有牵强,然将二者联系起来看我们便会发现,颜真卿的行书中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最优秀的两部法书都以体现颜氏的忠君思想为根本,便可以说明问题了。再辅以颜真卿大约在755—763年间所书的《刘中使帖》论之,便可以认定颜真卿的忠义之气在书法作品中得以极佳体现,可以说是在书法创作中将其忠君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二、忠君思想对其书名的影响
  关于颜真卿的书法在《旧唐书·颜真卿传》中只有一句:“真卿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按颜真卿对唐代书法格局的影响及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如其时颜真卿书名大显,当不致如此作传,盖作传者以颜真卿为忠臣义士而不以书家取之,这也可以说明颜真卿在当时及稍后
一段时间内书法的影响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颜氏书艺成就不高,是因为颜氏政名掩其书名而已。颜真卿在史学家的心目中,只是一个忠臣的形象。颜真卿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皆以忠于社稷的大臣面目出现,而后由于忠君的需要,颜真卿的书法声誉日隆,直趋书圣王羲之,庶几乎取而代之,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颜真卿的书法艺术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与他的政治品质和当时的政治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的。颜书之所以为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道学家所利用,使之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仅仅是颜真卿书法破“二王”书体,别树一帜,更重要的是由于颜真卿的忠节,可以为他们的政治服
务,又加上颜书的独特风格,而这种独特风格符合儒家雅正的艺术标准,更能起到宣传作用,更能积极地维护其政治统治。历代书评者对鲁公书法的评价宣传更是多谈颜书的忠义、君子之
气。
  由此可见,人们在承认颜氏书法的同时,早已承认了颜真卿的忠义之气,忠义之气也贯穿了颜真卿书法。而恰以类似这样的评价更满足统治者政治宣传的需要。在审美导向上,使学书者观真卿书法便想到其忠君思想。如此历代承传,真卿书名得以远播。
  书法史上视人之忠奸,而评价不同的例子不少。宋代书家蔡京本为大书家,近年有人提出宋四家之蔡当为蔡京,而非蔡襄,只因蔡京奸佞,故其书不为人所重,其书名也大受影响,这是典型的一例。类似的元代书家赵松雪、明末清初的王铎,后人对其评价亦有微词。厌其人遂
恶其书的事是很正常的。反观颜真卿,其书法所达境界确实可与王羲之比肩,他同时又是一位忠臣义士,二者合美,真卿书名传于书史又是很自然的事了。 




----
 
评论空间
经典故事
人物如烟


殿前欢

悠然乎, 
春秋闲看腊梅疏, 
莫争魏蜀与东吴。                                 
诗酒江湖。 
真豪杰胸胆粗, 
大丈夫柔情愫, 
问天下谁如许。 
易须是我, 
我是易须。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