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ee1999(茶茶)
整理人: winterbow(2002-09-27 08:31:40), 站内信件
|
我也总结一下李兄之《回伊洋妹妹“真”与“悟”(1)》的观点:
1、红与尤是可比的,尤其是要“专业地”比较。
2、评点式的中国小说理论是幼稚的、价值不高的,与西方文艺理论不可并论。
3、这一点是由2而来的:脂评有不少是废话,画蛇添足。
4、承认中国古诗是世界最好的,也要承认西方小说是最好的。类似于条件交换,看得出,李兄退了一步,但不是退了一射。:)
5、《尤利西斯》的生产方式,肯定比中西方绝大多数小说都复杂,更遑论红楼梦。
1、红与尤当然可比,李兄先是指出不可以业余地比,后是坦承自己并非专业以洗清前语之高人一等的嫌疑,最后是要大家一同学习一起进步。其实大可不必。比就比吧,大把专业的理论在那放着呢,红与西方小说艺术水平高下之争由来已久,与多少书比过,几时见谁又说服过谁没有?最后还不是要回到一个阅读“当事人”上来。
李兄所谓“作品的阅读,必定要有相当的理论与世界观、美学观作为修养的前提,乃至作为进入具体操作时之基础”,我认为是大大的谬论,简直就是在剥夺兄弟姐妹们的阅读权利和乐趣。阅读完全是个人的事,难道说没学过美学就体会不到审美的愉悦?那好比在说没碗筷就体会不到吃饱了和饿肚皮的区别。
西方文明的重要一点就是强调个人,为什么以李兄对西学浸淫之深,还老将阅读这么一件个人的事上升到提高社会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意义上来?承然,阅读可以学习可以提高可以拷问灵魂,但阅读的目的如果就只是学习,这种阅读也未免太功利了。我的观点是将阅读当成一种享受,是为了获得思维的乐趣。
所以我也认为红与尤是可比的,而到我这个“当事人”,红比尤强上好些。
2、我相信,李兄不是将同时期的小说批评一起比的,明清小说理论诞生多久?李兄拿来比的西方小说理论又发展了多久?李兄还要说什么它们不能用来包涵现代小说,算不得公平。再退一步,“草蛇灰线”等明清小说批评爱用的字眼,也不见得没有艺术鉴别力,只不过,他们的方式随着古文的没落也不被重视了。
3、重点说到脂评,我觉得,脂评的意义不在于评,甚至也不在于揭出了“真”,而在于,它与作者的那种互相契合。对脂评的考证很多,我更愿意相信脂砚斋是个女子,是红颜知己,更是与雪芹相濡以沫的人,脂评,有些类似于杨绛为《围城》写的跋,经常可见到二人心意相通的时刻,杨绛说她读围城,时常捧书而笑,钱钟书也笑,她笑是因为看懂他的意思,他笑,则是因为知道她看到的是什么而笑,亦为她能笑而笑。李兄言及脂评中有很多“废话”,但我看这些废话都是脂砚与雪芹相视而笑的所在,写作是寂寞而痛苦的过程,没有脂砚这个第一读者的默契与支持,雪芹能经营十年之久还待存疑。
4、我说李兄退了一步,是因为我好像记得李兄说过,中国的传统人文意韵是比不上西文的人文意韵的。还有什么比古诗更好地说明中国传统人文意韵了?怎么如今李兄又承认中国是最好的呢?还西方也要叹为观止呢?看起来实在是像交换,怎么样,我认你的古诗为大,你称我的小说为好,李兄是有条件的。呵呵小小玩笑,不要介意。
5、这个最容易了,复杂不一定为好。不过,复杂倒真是学习的好对象,是比较合李兄口味。
另,西哲名言:“他人即地狱”,或曰,“彼之肉我之毒”。聪明如李兄,还要将红与尤辩出个好坏来么?
---- 于千万人之中
我
是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