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mail1983(少寒)
整理人: yerk(2003-03-22 20:19:51), 站内信件
|
此人原文在此
战略纵深不过是川黔一隅、中国人底精神又不及日军精神远甚、而那些可怜的战绩除了放在教科书上鼓舞蒙童以外对于改变战局丝毫没有任何作用。
既然没有任何东东能够抵抗日军,为什么不媾和呢?
中国人之精神何处不如日本?如同伟人而言,中国乃沉睡之巨龙,如日帝国主义此类苍蝇小蚁,即使能盯上一两个洞,最后能与之抗衡否?我们看历史重要的是结果,结果就是中国终于战胜了日本的侵略,谈何“没有任何东东能够抵挡日军”?媾和不过是国民党为了保存自身实力的卖国政策罢了
这么一说我就不明白了,南京大屠杀发生在南京沦陷初期,日军想必是仓促行事,而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南京一直在日本人控制之下,可以屠杀的更加从容,那么到了抗战结束的时候,南京城里人一定都被杀光了吧?
还有东北沦陷的时间更长,那里的人想必也被杀光了吧?
此真乃笑话也~君不见清人入关时也嘉定、扬州大屠杀么?如果按先生之观点,则整个中国里的汉人都被杀光啦,那你我也可能没有此机会在社区里遨游,岂不可笑?至于日寇何以不杀光人这个简单问题吖,呵呵,三岁小孩都会答:谁愿意做个光头司令?没有人的占领区有何用?没有人驱使,他们的大东亚共荣圈还玩什么?
......中日两国人能否安然共处,事例很多,鲁迅没有被他朋友杀掉,郭沫若还娶了一个日本老婆。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悲剧是因为当时管理万宝山的国民党没有能力保护中国公民。
所以,他的这个例子活生生的证明了即便处在中国政府的统治下也一样难逃厄运,那么抗战有什么意义?
我的观点一向都是中日友好,日本的大多数人民都是爱好和平的,中日人民能够相处和好并非什么特例,不能说明什么,反而证明大多数的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都一条心,反对帝国主义(理由,你所列举的交往事例都是牵涉我国抗日的著名人士)。我们的矛头是日帝国主义分子,是那些被帝国注意熏陶成罪人,是那些真正残害中国人民身体和精神的好战分子。
比如庞柄勋,他是一个老资格的军人,也出于民族义愤走上战场,可是军队越打越少,政府根本不给补充。他号称军团长,可是手下只有几千人,连一个师也比不上。而汤恩伯比他年轻许多,也是一个军团长,手下有几个军。
如此的不公平,稍有一点血性的人也会投降日本。
比如郝鹏举,他过去不过是一个区区中校副官,因为‘与有配偶者发生性关系’被关进了监狱,可是到了日本人那里却作了淮海省省长,如果不是后来运气不好作了俘虏,少说也是个党国元老或是政协委员。人往高处走,理所当然。
比如李士群,他的才华从以后的杰出表现中可以看的很清楚,真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可惜因为没有背景在国民党那里受尽压迫,到了日本人那里他犹如鲲鹏展翅、权倾朝野、称心快意。大丈夫处世,不当如是哉?
一些热爱中国、热爱人民的真正烈士,为了民族大义抛头颅、洒热血,何其悲壮?何其值得我们后辈尊敬?但如果他们在九泉之下,看到某些人以真正的血性为名,说有血性的人会投降日本,这是否诬陷了真正的血性,玷污了他们用热血换来的血性?
黑暗的社会中总酝酿了不少黑暗的冤罪,姑不论此位仁兄是否被冤,人往高处走是没错,但历史告诉我们,为了自身利益而出卖国家、置民族利益于不顾,实在不是往高处走,反而是下下之路,肯定是遗臭万年,连子孙后代都蒙羞!连最基本的人格都失去了,谈何向高处走?谈何理所当然?
某些人的杰出表现果然是十分突出,为侵略者办事突出,镇压自己同胞办事突出,卖国嘴脸突出,在下亦十分佩服、且忍不住唾骂之。大丈夫处世,一要忠、二要孝,三要义。此等一不尽忠于国、二不尽孝于父母民族、三不尽义于同胞亲朋之卖国走狗敢称大丈夫?笑哉笑哉~
后记:此等歪论实在是难以使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镇静
每每想起那个光辉的革命岁月,祖辈们如何用身体抵挡侵略者的坚船炮利;想起在无数次艰难的战役中,祖辈们如何用鲜血阻挡侵略者前进的道路。我的眼睛不禁都湿润起来。但现在,一些犹如当年卖国之人,站在由祖辈用鲜血换来的国家土地上,大肆发表如此不忠不孝不义之论,我就明白为何当初中国大半土地会沦陷,但我也相信,中国始终是属于中国人的,正如当年的结果一样,新中国都是在这个苍茫的神州大地上诞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