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oci(曲尺)
整理人: carolinejune(2002-09-18 19:26:05), 站内信件
|
★原文转载自Discovery版cai9999的《重庆事件与南京事件所反应的社会实质问题是什么?》★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2年09月17日11:18:15 星期二) , 站内信件
重庆事件与南京事件所反应的社会实质问题是什么?
作者 老笨牛 , Sep 16,2002,15:52 回贴 论坛
--------------------------------------------------------------------------------
重庆事件与南京事件所反应的社会实质问题是什么?
最近,在祖国大陆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是9月12日重庆一商场招450名营业员 居然有5万求
职者排队1公里;其二是9月14日南京市发生的严重中毒事件,造成数百人中毒,多人死亡。
这两件大事在我看来虽然在国内社会受到舆论重视的程度不同,但却集中反应了一个社会实
质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各种各样问题和矛盾的集中体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全面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的理论方面还有很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
当然,由于站的角度不同因此人们会对这两个事件所反应的社会实质问题给予不同的解释,
比如现在QGLT上大家可能更多的关注南京事件,因为那毕竟是人命关天的事情,而重庆事件
除了我老笨牛比较看得比较严重外似乎并没有引起更多的人给予关注。其实,抛开人命关天
的因素,我甚至认为重庆事件比南京事件更为严重,更应当受到大家的重视,因为南京事件
的诱发因素很可能就是重庆事件所揭示的社会问题。
在我看来这两个事件表面上看起来是不相关的两个孤立事件,但却反应了一个共同的社会实
质问题,这就是中国当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而与此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社会平衡
管理机制,这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认真分析内在的深层原因,我
们就不难发现中国这些年来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以及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均的现实,造成
大量劳动力闲置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部份人贫困化现像,而要害就在于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过高的估计了人民的承受力,没有制定出何确保劳动人口充分就业的经济政策。
国有企业的改革迫使成千上万人下岗,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大。根据官方资料,目前国
内城镇登记失业率约为百分三点六,但国内学者和西方媒体推算应有百分之二十的实际失业
率,失业人口从八百六十二万到四千七百八十九万人不等。 国家劳动暨社会保障部指出,今
年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口即达四百六十万人;未来四年,若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新增失业
人数将超过两千万人。 对此劳动暨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坦诚: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将逐
渐危害社会的稳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结构性失业会日趋严重。据悉,在第九个五年计划期
间,全国城镇国企职工减少三千一百五十九万人,城镇集体单位减少一千六百四十八万人,
合计四千八百零七万人,相当于南韩一国的人口。而另 据分析,未来几年,国内每年将有一
千两百万到一千三百万人进入就业市场,但即使每年有百分之七的经济成长率,创造的就业
劳动机会也只有八百万,旧岗位消失快于新机会创造。
由于严重的失业问题似乎看不出有和缓的趋势,已经引起大陆学者、西方媒体高度瞩目,甚
至连中共高层也体认到问题潜在的困难及高危险性。最近国内知名学者北京清华大学教授胡
鞍钢,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和国家计委会研究员丁元竹等国情专家,在八月份“战
略与管理”双月刊,发表“最严重的警告: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文章,引用大量数
据警告说,中国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着严重社会危机,处理不好便会失控。 文章里列举许多资
料及统计数字,说明民间不满在增长,包括下岗失业、官场腐败、社会腐败、贫富悬殊及农
民困苦等五大不满,形势极其险峻,与活火山及地震相似,能量一直累聚中,一旦爆发,难
以控制。
美国知名中国事务专家李侃如曾指出,中国未来将面临环境恶化、失业、民族分离主义、腐
败及加入WTO等五大挑战;其中,失业是一项最为迫切且严重的问题。他说,目前大陆有七亿
农业人口,未来会有愈来愈多农田转为非农业使用,因此会有更多农业人口转向城市求职。
据法国[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让-皮埃尔卡贝斯唐说,中国政府必须针对这个问题采取行动
。卡贝斯唐说:“创造就业机会现在成为中国政府的首要工作并不是偶然的。这和当前的局
面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息息相关,在中国的某些地区、特别是那些经济停顿不前的地区,社会
不安定因素变得越来越严重。”
早在两年前我老笨牛就在这里呼唤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给公务员加薪而要重视关心农民和下
岗职工的经济利益问题。我在这里第一个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公平也是硬道理的判断。
在开展什么全民道德教育时我就提醒那个运动搞不得,如果要搞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为此我
还与斑竹关山大人干了一架。其实问题本来 不是很严重如果政府及时采取措施的话,现在问
题已经堆积如山,民众的怨气即将转化为社会动乱,在这个关键时刻政府应当痛下决心有所
作为。
实际上我认为失业人口增强也好,有人仇恨社会而投毒破坏也好,都是这些年来政府在社会
经济政策设计和操作上的失误所造成的。以中国之大,以政府之权威,如果要解决中国的那
点社会问题,绝对是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的。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在一个社会如果有
大量的生产要素闲置,那么一定是那个社会的社会生产制度有问题。大家知道,根据马克思
主义关于人口问题的观点,失业和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而不是社会
主义所应当有的社会现像。
政府的不作为,不只是渎职失职,更主要是表现在封杀舆论监督方面。官方舆论报喜不报忧
,一片莺歌燕舞太平盛世景象,如果有人揭露社会的黑暗,就是“不爱国”“不与中央保持
一致”,大帽子则是“颠覆国家”“破坏安定团结”。结果让最高领导人误以为国家真的太
平无事了,在决策上出现了现在看来已经很难弥补的失误。比如违法经营这类现象,是不可
能没有投诉和举报的,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出于急功近利甚至贪脏枉法,极力封锁人民的呼
声,对日常发生的小型案件,能隐则隐能瞒则瞒,对披露事实的有社会责任心的记者,则极
力打击迫害,导致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违法的黑暗现象失去了舆论监督,最后必然酿成巨
大恶果。
早些时候,我在自己题为“关于当代中国若干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严肃思考”的一个帖子里
曾经说:“中国社会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传统,患均不患寡实际上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人文价值,毛老之所以能带领共产党人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在很大的程度上就
是以均贫富为号召力而取得人民的拥护才成功的。建国后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社会财
富的分配上基本上是比较公平的,因此社会基本稳定除了人为的几次社会运动以外。”我如
今还是坚持我的这个说法。这些年来,在我们的祖国大地上机会主义大行其道,没有原则的
东东越来越多,摸着石头过河也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于是,政府在内实行“让一部分人先
富起来”的策略,谁发家谁光荣,谁受穷谁狗熊,以至笑贫不笑娼成了社会风气;对外与美
国搞什么战略夥伴,提出了“赶超”发展的思路,什么都要同美国看齐。
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提出了一个强势口号,鉴于中国社会政治
结构的特殊性,这个由政治强人提出的强势口号从未受到过挑战,也没有人敢于挑战。如今
这个强势口号的提出者已经远离我们而去,而在这个强势口号执导下所形成的社会问题却越
来越严重的浮现在我们的面前。现在的政治社会环境已经能够容许我们反问让一部份人先富
起来的思路究竟符合还是不符合中国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传统?更不用说邓在提出让一部
份人先富起来时并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并解决让一部份人通过什么途经富起来的命题。
而“赶超”发展思路也是不符合中国现实的,因此我们必须放弃所谓的“赶超”发展思维,
确立从“可持续发展”到“适度发展”的思路。中国自有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标准,没有必
要什么都按美国那套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发展。我曾经说过,如果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上跑着3亿多辆小汽车,不说别的光那排除的尾气就使得中国成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此外,十几亿人口达到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是自然所绝对不能承受的,实际上在没有排
他性优势的大同世界里,所有的人生活都在自然资源供应限度的约束下,无法达到今天欧美
日的生活水准。
所以,中国发展的关键在于确立适度发展的战略,抛弃“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不清醒认识,作好共同致富奔小康而且也只能是小康的心理准备。要优先解决低科技发展不
充分的现实,让农民也能够享受现代机械代劳的好处,提高农民人均创造财富的速度,让农
民也能真正过上小康生活。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大西线调水工程的实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实现,让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达到可以承担使用机械耕作费用的水平。而这个战略的实施基
本上不需要西方的“高科技”和“知识经济”帮忙,我们现有的工业基础就足以胜任。
说来说去,实际上我就是想说一句,是人民的政府就应当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当前中
国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中国人民现在最需要的是社会保障。假如
政府真能满足人民对社会保障的需要,中国人民一定会继续全力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
导,希望领导人认真考虑我这里提出的社会保障问题。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