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eon22(頭好哧@唔够训)
整理人: jackneng01(2002-09-16 09:54:08), 站内信件
|
转自:家电大视野随身听论坛 作者:南开米饭
给对耳塞持有偏见的朋友进一言
虽然我是个拥有过好几副耳机器材的玩家(SR60/HD565/DT931),但是我首先是一个耳塞发烧友。想写这篇文章已经很久了,今天心血来潮把它写出来,请您先不忙拍砖,静下心来好好的看完这个又臭又长的帖子再抡砖头也不迟。
长时间以来,很多耳机发烧友们对耳塞的态度可以用“不屑一故”四个字来形容。很多朋友,无论是老鸟也好、菜鸟也好,提到耳塞的时候往往以“不好、和HIFI不沾边、无法和大耳机媲美”等语言来回应,好象只有这样才能得以表现出作为一个HIFI耳机烧友的尊严和矜持。我认为这种态度和做法这是一种完全的、彻底的偏见。这种错误的看法是到了改一改的时候了。
或许你对我的说法完全不能同意,但是在你愤怒、不满之余,回想一下你是不是也有过下文这样的经历呢?反正我是有过不止一次的。当你走入高档音响专卖店或者音响展览会场,一边欣赏各种天价的音箱铭器播放的天籁之声,一边挑剔的向身旁的刚认识的朋友侃侃而谈各个不同器材音质的优劣短长的时候,对方对你的真知灼见往往是佩服有加的。但是在你们详谈之后,尤其是当他得知你是不爱音箱爱耳机的耳机FANS的一员以后,他对你的态度是不是由热转冷了呢?他是不是委婉的表达了把耳机发烧视为异端的观点了呢?或许大家对音箱玩家对耳机玩家的这种态度已经习惯了,已经把这种态度当做一种偏见习以为常了,但是是不是或多或少的对这种看法也心存芥蒂呢?其实,耳机玩家何尝又不是象音箱玩家那样鄙视耳塞玩家呢?耳机的确是音箱的妥协,但是妥协的结果是耳机发烧友可以用很小的代价取得欣赏顶级音箱的大部分效果。耳塞也是耳机的妥协,妥协的结果是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中高端耳机的效果。
偏见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对真实情况的不了解。音箱玩家对耳机玩家的偏见是因为他不了解耳机,往往他所接触过的不多的耳机器材就构成了他对庞大复杂的耳机系统理解的全部,耳机玩家对耳塞玩家的偏见也是这样。很多朋友,包括论坛上很有影响的大虾,把耳塞发烧简单的理解成这样一个模式——拿400RMB去随身听专卖店拿下MDR-E888,再从朋友或者弟弟妹妹那里借一台诸如松下CT780/790之类的日本产新潮CD或者MD,然后对播放出来的音质摆摆手说上一句“不过如此”——仅此而已。其实这种玩法本身就是完完全全错误的。
问题1:音源档次太低。鉴于90年代以来日产随身听日渐没落的音质,各位还保留有耳塞的同志们试试把耳塞接上大插头然后在台机+耳机放大器的系统上重新听过。按说各位大虾理应比我这个玩80年代的古董随身听的更有发言权,可惜很多人器材虽然高档,却不是个有心人。其实耳塞这个东西和耳机相比有它的缺点,也有它的优势。耳塞的优势在于很容易就能把中频和分析力做的有模有样,即使是中挡的日产耳塞,搭配好了也让千圆以内的中低档大耳机难以全面超越。就拿几个经典的低价耳机来说,无论是840、KSC35/50,SR80/60还是HD470等,在中频和分析力上和耳塞的较量中都会轻易的败下阵来,从我的实际体会上看,想打败所有的日产耳塞,没有个1000以上的大耳机和象样的耳机放大系统(老DISCMAN也可以)是难以做到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耳塞的佩带方便,有几个大耳机能让你睡在床上的时候也能舒服的听音乐呢?但是耳塞可以。
问题2:暂且不说888等耳塞那令人头疼的生产批次—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即使是888里公认最好声的888G,它的声音也代表不了耳塞的全部实力。
为了能更好的阐述问题2,也为了更好的了解SONY耳塞,让我们从日产耳塞的老大SONY的耳塞发展历史说起吧。SONY的耳塞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历史悠久的产品架构,这个产品系列的庞大是远远超出平常人的想象的。其实SONY做耳塞的出发点是非常高的,当年SONY为了用耳塞挑战大耳机,在80年代推出了一个非常优秀的耳塞系列和几个非常高档的耳塞型号,现在很多视为先进的技术,其实都是8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发出来了的,比如空心耳塞线。和这些耳塞相比,无论是相对全面的888还是中频更加幼细可人的老款868都丝毫不占任何优势。可惜这批耳塞伴随着那个时代的靓声DISCMAN/WALKMAN,如同过眼云烟,一去不返了。作为一个运气还算过的去的古董爱好者,我有幸得到并且把玩了这些耳塞中的一部分型号,也给几个朋友分享过这份荣耀。可以这样说,见过的没有不说好的,很多人甚至象我一样,认他们为比888好不少。其实我何尝不想多搞几个这种耳塞来让更多的朋友分享,只可惜找这些东西就象大海捞针一样困难。那些耳塞的声音是真实的,少音染的,音场是宽阔的,是符合HIFI的听音标准的。关于这些耳塞的具体情况,以前的老帖子里有详细的论述,这里就不多说了。
由于顾忌使用耳塞对人的听力有害,欧美国家在90年代开始限制甚至禁止耳塞的使用。这个政策的实施对于SONY后期的耳塞经营策略冲击巨大,直接导致了符合HIFI标准的耳塞在世面上的全面消失。SONY后期出的耳塞,从MDR-E7XX开始,为了迎合东方人和时尚青年的听音标准,中高频美化了,低频突出了,同时为了降低成本,音场和分析力也不好好做了。实际上,耳塞影响听力也是一个有局限性的说法。耳塞真正影响听力的原因无它,只是在于耳塞的佩带太方便了,我们可以在嘈杂的街市上旁若无人的听音乐,这个时候为了遮盖环境的巨大噪音,用家往往把声音开的非常响。所以说,不是耳塞损害听力,而是耳塞的便携性导致的不正确的听音习惯损害了听力。举个例子,我用耳塞听音乐已经10年了,但是我从来不带耳塞上街,即使在家里听的时候音量开的也非常小,所以到现在我的听力仍然正常。
请尊重耳塞吧,虽然它是妥协的产物,但是它的优势是不可抹杀的。高档耳机+二房是经济不够又要走HIEND路线的发烧友的“穷人原子弹”,耳塞也是我等穷学生走HIFI路线的“穷人原子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