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文学创作>>封存永藏>>文学库藏>>现当代名家文丛>>余秋雨>>余秋雨日记>>余秋雨日记(8)

主题:余秋雨日记(8)
发信人: huzhanli()
整理人: yvonneh(2000-07-16 16:30:36), 站内信件
金字塔下看歌剧《阿依达》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八日 晴 返回开罗 下榻Les 3 Pyiamides旅馆 

在金字塔下看歌剧,是一种特殊的体验。 

歌剧就是《阿依达》,剧情与埃及有关,在金字塔下演出,真假相映,远近相济
,是一个很好的设想,因此,这场演出不仅牵动了整个埃及的上流社会,而且也
波及附近各国,订票踊跃。票价每位二百五十美金,真不便宜。与我一起看的,
有王纪言、许戈辉、于大公、韦大军诸位,请在这里工作的王宝义先生驾车送我
们,他已看过排练,今天就不入场了,我们出发时,夜色已浓。 

车朝金字塔开出,很远就看到两排穿白色制服的武装警察在沙漠的曲道上蜿蜒站
立,却全体背对着我们。他们没有必要看车,只把目光投向两边沙漠,看有没有
什么黑衫飞狐乘虚而入。当时我想,如果真要有恐怖分子从这广阔的沙海中冲刺
过来,那一定是一个骠悍的马队,十分令人神往,不过,现在看着夜色下这两排
白制服和冲锋枪组成的大弧度围墙,也已经非常享受。围墙的终点是已被灯光照
亮的金字塔。 

已经可以看见一个临时搭建的橙黄色舞台,但进门还要经过两道安全检查门,观
众必须交出随身带的手机,编上号,到结束时再去取。在第二道安全检查门,连
女士带的小包也要打开来仔细翻看。埃及真被恐怖分子闹怕了。王宝义先生送完
我们准备驾车回去送一件紧要的东西给别人,等三个小时散戏时再来接,但这是
不允许的,因为一切偷放了定时炸弹的歹徒都会快速驾车离开。王宝义先生反复
说明都无效,想到事情的紧要,准备从沙漠里随便找一条路冲出来,谁想刚驶出
半个沙丘,就有一群便衣上前围住,说再开就要射击。 

我们在座位上坐定,环视四周,实在被眼前的壮观镇住了,三座举世皆知的金字
塔是演出的背景,舞台右侧,是静静的尼罗河和开罗城,舞台左侧,则是无与伦
比的撒哈拉大沙漠,夜间的沙漠一片漆黑,但地平线上方却泛着一圈光亮,那已
不是落日余晖,而是一种奇异的沙漠天光,这些天来经常看到。 

沙漠里吹来的晚风清凉,而且风势渐渐增大,我们几个衣服单薄,实在有点抗不
住了。到这时才发现,许多浓妆艳抹的太太连貂皮大衣都穿了出来,韦大军打起
了哆嗦,于大公说不冷,手臂上却全是鸡皮疙瘩,许戈辉则把坐垫抽出来抱在身
上御寒,由她一发明,周围不少同样衣服单薄的各国女子都抱起了坐垫,咬住一
阵阵寒噤听《阿依达》。 

现在可以讲几句演出了。近几个世纪来,舞台剧要在影视的冲击下求生存,必须
寻找影视无法取代的优势,找来找去,找到两个办法,小的办法是寻求与观众的
当场交流,大的办法是寻找著名的环境作为演出场地。小的办法到处都可采用,
而大的办法则是一个宏大的计划,世界上能造的环境不多,配得上环境的剧目更
少,何况还要有巨大的资金投入。欧美戏剧家已在几个文明故地选过一些环境,
埃及觉得自己也能做,于是便出现了这台《阿依达》,本来选的环境是卢克索的
女王庙前,但穆巴拉克总统觉得还是开罗容易聚集国际观众,就挪到金字塔下来
了。这件事中国人已经有过启蒙,张艺谋先生在紫禁城的太庙排演过意大利歌剧
《图兰多》,当时很多朋友不知环境戏剧为何物,要从习惯的戏剧观念上来评判
,我曾想写一篇《月光下的太庙》来辩护,可惜一直没有时间,没想到在金字塔
下来表达这个意思了。 

埃及的这台《阿依达》虽然背景惊人,但在策划、导演、设计上都比不上张艺谋
的《图兰多》,主要原因是它没有运用好这个背景。 

张艺谋用打在太庙屋顶的灯光表现昼夜交替,用几可乱真的配殿来拉动千年虚实
,都是把玩环境的高招,但《阿依达》没有。不仅金字塔完全没有入戏,而且连
舞台设计都与与金字塔的线条、光色完全无关。其中有一段,数百名白袍、金甲
的剧中人走下台来在沙地中行走,让我精神陡然一震,但走着走着又走回去了,
居然没有太大的艺术意图,真是可惜。 

在这样的地方演出,应该重新梳理和建立剧情与金字塔的关系,至少在高潮部分
有一个千人祭奠金字塔的仪式,而在旁侧的撒哈拉大沙漠上,必须出没一支由灯
光追踪的奔腾马队。 




追踪古文明,千年巡拜---余秋雨日记!




作者:余秋雨

请点此将本文推荐给你的好友!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10.74.125.179]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