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GB()
整理人: logon(1999-09-02 21:41:57), 站内信件
|
<<怀疑三部曲>>总序
这本书里包括了我近年来写的三部长篇小说。我写长篇小说 是很不适合的,主要的原因在于记忆力方面的缺陷。我相信如果不 能把已写出的每一根线索都记在心里,就不能写出好的结构,如果 不能把写出的每一句话记在心里,就不能写出好的风格。对我来说 ,五万字以下的篇幅是最合适的。但是这样的篇幅不能表达复杂的 题目。
我以为写小说就是发挥自己的某种素质,我自己最突出的素 质是怀疑。因此最近的三篇小说都是怀疑的产物,分别针对自己对 人生的三大假设。六年前,我在美国仔细读过<<孟子>>,深刻地体 验到孟子的全部学说来自于一种推己及人的态度。我自己也常这样 地推己及人。有关人的内心生活,所有的人都知道一个例子,就是 自己。以自己的品行推论他人,就是以一个个案推论总体。在统计 上可以证明这是很不可靠的作法,但是先贤就这样做了。据我的观 察,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干的,包括我自己。一个个案虽不能得到可 靠的推论,但是成立为假设。这是因为要作出假设,可以一个个案 都没有,虽然多数假设都受到了一个个案的启迪。
我的三大基本假设都是这样得到的。第一个假设是:凡人都 热爱智慧——因为我自己就热爱智慧,虽然这可能是因为我很低能 。所谓智慧,我指的是一种进行理性思维时的快乐。当然,人有贤 愚之分,但一个人认为思维是快乐的,那他就可说是热爱智慧的。 我现在对这一点甚为怀疑,不是怀疑自己,而是怀疑每个人都热爱 智慧。我写<<寻找无双>>时,心里总是在想这个问题。
第二个假设是凡人都热爱异性,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我 很喜欢女孩子,不管她漂亮不漂亮。我也很喜欢和女孩子交往—— 这仅仅是因为她是异性。我不认为这是罪恶的念头。但是这一点现 在看来甚为可疑。我写<<革命时期的爱情>>时,这个念头总在我心 间徘徊不去。
第三个假设是凡人都喜欢有趣。这是我一生不可动摇的信条 ,假如这世界上没有有趣的事我情愿不活。有趣是一个开放的空间 ,一直伸往未知的领域,无趣是个封闭的空间,其中的一切我们全 部耳熟能详。<<红拂夜奔>>谈的是这一点。现在我承认有很多人是 根本不喜欢有趣的。我所能希望的最好情况就是能够证明还有少数 人也喜欢有趣。
1980年,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维尔(G.Orwell)的<<19 84>>,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这本书和赫胥黎(A.L.Huxley)的 <<奇妙的新世界>>,扎米亚京(Y.I.Zamyatin)的<<我们>>并称反面 乌托邦三部曲,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 不管怎么说,乌托邦和历史还有一点区别。前者未曾发生,后者我 们已经身历。前者和实际相比只是形似,后者则不断重演,万变不 离其宗。因此应该有<<寻找无双>>,应该有<<革命时期的爱情>>, 还应该有<<红拂夜奔>>。我写的是内心而不是外形;是神似而不是 形似。 孟子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把奉承权威当做一生最主要的事业 ,并从中得到乐趣。有关这一点,可以从"乐之实"一节得到证明 。这个权威在家里是父亲和兄长,在家外是君王和上级。现在当然 没有了君王,但是还有上级,还有意识形态。我丝毫不同意他的观 点。我很爱我故世的父亲,但是不喜欢奉承他。我也很爱我哥哥, 他的智能高我十倍,和他谈话是我所能得到的最大乐趣。但我要是 去拍他的马屁,我们俩都会很痛苦。总而言之,我不能从奉承和顺 从中得到乐趣。
有一本书叫做<>,虽然我对书里的内容不能赞 同,但是我赞成这个题目。有些话仿佛永远讲不出口,仅仅是因为 别人已经把反对它的话讲了出来。因此这些话就成了心底的暗流, 形不成文字,也形不成话语,甚至不能形成有条理的思路——它就 变成了郁结的混沌。而已经讲出的话则被人们一再重复,结构分明 的架在混沌之上。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 。我看到一个无性的世界,但是性爱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 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讲出来。
在我的小说里已经谈到了我的人生态度,我认为这应该是对 人类,或者中国人人生态度研究的宝贵材料。假设大家都像我一样 坦白,我们就用不着推己及人,而可以用统计的方法求证。这就是 说,写作的意义不仅是在现在,而且在于未来。坦白不光是浅薄, 而且是勇气。这些话对于一本小说来说,只是题外之语。大家在小 说里看到的,应该是有趣。
王小波 1993年7月26日于北京家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max2-136.guang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