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文学创作>>封存永藏>>文学库藏>>现当代名家文丛>>路 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42

主题: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42
发信人: russlel()
整理人: logon(1999-09-02 21:41:53), 站内信件


  在那些荀延喘的日子里,我坐在门房老头的那把破椅子里,为吸进去每一口气而拼命挣
扎,动不动就睡得不省人事,嘴角上像老年人一样吊着肮脏的涎水。有的熟人用好笑的目光
打量着我,并且正确地指出,写作是绝不能拼命的。而生人听说这就是路遥,不免为这副不
惑不解:作家就是这个样子?

  作家往往就是这个样子。这是一种并不潇洒的职业。它熬费人的心血,使人累得东倒西
歪,甚至像个白痴。

  痛苦。不仅是肉体上的,主要是精神上的。

  产生了一种宿命的感觉——我说过,我绝非圣人。

  这种宿舍的感觉也不是凭空而生——这是有一定“依据”的。

  我曾悲哀地想过,在中国,企图完全长卷作品的作家,往往都死不瞑目。伟大的曹雪芹
不用说,我的前辈和导师柳青也是如此。记得临终之前,这位坚强的人曾央求医生延缓他的
生命,让他完成《创业史》。

  造成中国作家的这种不幸的命运,有属于自身的。更多地是由种种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所
致。试想,如果没有十年文化革命的耽搁,柳青肯定能完成《创业史》的全部创作。在一个
没有成熟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文学艺术家还是科学家,在最富创造力的黄金年华必
须争分夺秒地完成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因为随时都可能风云骤起,把你冲击得连自己
也找不见自己。等这阵风云平息,你已经丧失了人生良机,只能抱恨终生或饮恨九泉了。此
话难道是危言耸听?

  我们的历史可以无数次作证,老实说,我之所以如此急切而紧迫地投身于这个工作,心
里正百担心某种突如其来的变异,常常有一种不可预测的惊恐,生怕重蹈先辈们的覆辙。因
此,在奔向目标的途中不敢有任何怠懈,整个心态似乎是要赶在某咱风暴到来之前将船驶向
彼岸。

  没有想到,因为身体的原因却不得不停止前进。本来,我对自己的身体一直是很自信的
,好像身体并不存在。现在,它却像大山一样压得我抬不起头来。

  心越急,病越重。心想这的确是命运。人是强大的,也是脆弱的。说行,什么都行;说
不行,立刻就不行了。人是无法抗拒命运裁决的——也可以解释为无法抗拒自然规律的制约


  但是,多么不甘心!我甚至已经望见了我要到达的那个目的地。

  出于使命感,也出于本能,在内心升腾起一种与之抗争的渴望。一年中,我曾有过多少
危机,从未想到要束手就擒,为什么现在坐在这把破椅子里毫无反抗就准备缴械投降?

  不能迷信大城市的医院。据说故乡榆林地区的中医有名,为什么不去那里?这里三伏天
热就能把人热死,到陕北最起码要凉爽一些。到那里病治好了,万幸;治不好,也可就地埋
在故乡的黄土里——这是最好的归宿。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whack.engin.umi]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