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usslel()
整理人: logon(1999-09-02 21:41:53), 站内信件
|
有关我和弟弟天乐的故事,那是需要一本专门的书才能写完的。
眼下,当我正在相对悠闲的日子里瞎转悠的时候,天乐正忙着“查看阵地”,帮我寻找 进入写作的一个较为合适的地方。
我决定到一个偏僻的煤矿去开始第一部初稿的写作。
这个考虑基于以下两点:一、尽管我已间接地占有了许多煤矿的素材,但对这个环境的 直接感受远远没有其它生活领域丰富。按全书的构思,一直到第三部才涉及到煤矿。也就是 说,大约在两年之后才写煤矿的生活。但我知道,进入写作后,我再很难中断案头工作去补 充煤矿的生活。那么,我首先进入矿区写第一部,置身于第三部的生活场景,随时都可以直 接感受到那里的气息,总能得到一些弥补。二、写这部书我已抱定吃苦牺牲的精神,一开始 就到一个舒适的环境去工作不符合我的心意,煤矿生活条件差一些,艰苦一些,这和我精神 上的要求是一致。我既然要拼命完成此生的一村桩宿愿,起先应该投身于艰苦之中。实行如 此繁难的使命,不能对自己有丝毫的怜悯之心。要排斥舒适,要斩断温柔,只有在暴风雨中 才可能经毫迈的飞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弹拨出绝中央委员。
为了方便工作,我在铜川矿务局兼了个宣传的副部长。很对不起这个职务。几年里,我 只去过宣传部一次,“上下级”
是谁都不清楚。我兼此职,完是为了到下面的矿上有个较长期的落脚地方,“名正言顺 。地得到一些起码的方例条件。
正是秋风萧瑟的时候,我带头两大箱资料和书籍,带头最主要的“干粮”——十几条香 烟和两罐“雀巢”咖啡,告别了西安,直接走到我的工作地——陈家山煤矿。
我来之前,矿上已在离矿区不很远的矿医院为我找好了地方。那是一间用小会议室改成 的工作间,一张桌子,一张床,一个小柜,还有一些无用的塑料沙发。
陈家山是我弟弟为我选的地方。这是铜川矿务局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煤矿,也面设施也相 当有。最重要的是,这里有我弟弟的两个妻哥,如我有什么事,他们随时都可以帮助我。
亲戚们都十分热心厚道。他们先陪我在周围的山转了一圈。四野的风光十分美丽。山岩 雄伟,林木茂盛,人称“旱江南”。此时正值“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时,满山红黄绿相间, 一片五彩班斓。亲戚们为了让我玩好,气氛十分热烈。但我的心在狂跳,想急迫地投入工作 ,根本无心观赏大自然如画的风光。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whack.engin.um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