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文学创作>>封存永藏>>文学库藏>>现当代名家文丛>>路 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14

主题: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14
发信人: russlel()
整理人: logon(1999-09-02 21:41:53), 站内信件


  阅读研究了许多扁长卷小说,基本搞清了作品所涉及的十年的背景材料,汇集和补充了
各个方面的生活素材。自然就完全陷入了构思的泥淖之中。在此之前,有些人物,有些篇章
早已开始在涌动,不过,那是十分散乱的。尔后,这就是一个在各种层面上不断组合、排列
、交叉的过程;一个不断否定、不断刷新、不断演变的过程。

  所有的一切都还远远地不能构合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整体。

  需要一些出神入化的灵感。

  苦思冥想。为无能而痛不欲生。

  瞧。许多呼之欲出的人物在急迫地等待你安排场次以便登台表演。

  所有要进入作品河流的人物,哪怕是一个极次要的人物,你也不能轻视忽略,而要全神
贯注,挟带着包括枯枝败叶在内的总容量流向终点。

  终点!我构思的习惯常常是先以终点开始而不管起点,每个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他
(她)们的终点都分别在什么地方呢?如果确定不了终点,就很难寻找他(她)们的起点,
而全书的整个运行过程中,你也将很难把握他(她)们内在的流向。当然,预先设计的终点
最后不会全部实现,人物运动的总轨迹会不断校正自己的最终归宿;也有一些人物的终点不
可能在书的结尾部分,在某些段落中就应该终结其存在。

  毫无疑问,终点绝不仅仅是情节和人物意义上的,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全书的题旨所在,
在这个“终点”上,人物、情节、题旨是统一在一起的。为什么要在这里结束,绝不仅仅是
因为故事到这里正好讲完了。即是最“漫不经心”的意识流小说家,在戛然而止的地方也是
煞费心机的。

  找到了“终点”以后,那么,无论从逆时针方向还是从顺时针方向,就都有可能对各个
纵横交错的渠渠道道进行梳理;因为这时候,你已经大约知道这张大网上的所有曲里拐弯的
线索分别最终会挽结在什么地方。这时候,你甚至还可以放心地心情地把这些线索抖弄得便
“乱”一些,以致将读者引入“八卦”之阵,使其读不到最后就无法判断人物和事物的命运


  如果有这样的大布局,再有可能处处设置沟壑渠道,那么,读者就很难大跨度地跳跃到
书的全书结局部分。绝不能有广大的平坦让读者长驱直入。必须让我们不得不在每一个曲里
拐弯来停下来细心阅览方可通过。

  这些沟壑渠道曲里拐弯处就可能是作品断章断卷的地方。整体的衔接难,但要把整体断
成许多“碎块”也许更难——因为这种所谓的“断开”正是为了更好地衔接。这是艺术结构
机制中的辩证法。

  为了寻找总的“终点”和各种不同的“终点”,为了设置各种渠渠沟沟坎坎,为了整体
的衔接,为了更好地衔接而不断“断开”……脑子常常是一团乱麻纠缠在一起。走路、吃饭
、大小便,甚至在梦中,你都会迷失在某种纷乱的思绪中。

  有时候,某处“渠道”被你导向了死角,怎么也寻找不到出路,简直让人死去活来,某
个时候,突然出现了转机,你额头撞在路边的电线杆上也觉不得疼。你生活的现实世界实为
虚幻,而那个虚幻的世界却成了真实的。一大群从思维的地平线渐渐走近了你,成为活生生
的存在。从此以后,你将生活在你所组建的这个世界里,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你是他们
的主宰,也将是他们的奴隶。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whack.engin.umi]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