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文学创作>>封存永藏>>文学库藏>>现当代名家文丛>>路 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6

主题: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6
发信人: russlel()
整理人: logon(1999-09-02 21:41:53), 站内信件


  准备工作平静而紧张地展开。狂热的工作和纷繁的思考立刻变为日常生活。

  作品的框架已经确定:三部,六卷,一百万字。作品的时间跨度从一九七五年初到一九
八五年初,为求全景式反映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人物可能要近百
人左右。

  工程是庞大的。

  首先的问题是,用什么方式构造这座建筑物?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者说解决得不好,一切就可能白白地葬送,甚至永远也别想再
走出自己所布下的“迷魂阵”。

  这个问题之所以最先就提出,是因为中国的文学形势此时已经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
各种文学的新思潮席卷了全国。当时此类作品倒没有多少,但文学评论界几乎一窝蜂地用广
告的方法扬起漫天黄尘从而笼罩了整个文学界。

  说实话,对我国当代文学批评至今我仍然感动失望。我们常常看到,只要一个风潮到来
,一大群批评家都拥挤着争先恐后顺风而跑。听不到抗争和辩认的声音。看不见反叛者。

  而当另一种风潮到来的时候,便会看见这群人作直角式的大转弯,折过头又向相反的方
向涌去了。这可悲的现象引导和诱惑了创作的朝秦暮楚。同时,中国文学界经久不衰且时有
发展的山头主义又加骤了问题的严重性。直言不讳地说,这种或左或右的文学风潮所产生的
某些“著名理论”或“著名作品”其实名不副实,很难令人信服。

  在中国这种一贯的文学环境中,独立的文学品格自然要经受重大考验。在非甲必乙的格
局中,你偏是丙或丁,你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之所以还能够坚持,是因为你的写作干脆不面对文学界,不面对批评
界,而直接面对读者。只要读者不遗弃你,就证明你能够存在。其实,这才是问题的关系。
读者永远是真正的上帝。

  那么,在当前各种文学思潮文派日新月异风起云涌的背景下,是否还能用类似《人生》
式的已被宣布为过时的创作手法完成这样作品呢?而想想看,这部作品将费时多年,那时说
不定我国文学形式已进入“火箭时代”,你却还用一辆本世纪以前的旧车运行,那大概是十
分滑稽的。

  但理知却清醒地提出警告:不能轻易地被一种文学风潮席卷而去。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whack.engin.umi]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