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文学创作>>封存永藏>>文学库藏>>现当代名家文丛>>路 遥>>惊心动魄的一幕>>路遥--惊心动魄的一幕--1

主题:路遥--惊心动魄的一幕--1
发信人: russlel()
整理人: logon(1999-09-02 21:41:52), 站内信件
惊心动魄的一幕
  (一九六七年纪事)

金盆打了,分量还在




                                        一


  一九六七年,西北黄土高原这个山区县份和全中国任何地方一样,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
摇撼着整个社会。

  城镇里一切可以利用的墙壁都贴满了大字报、大标语、声明、勒令、通令、通缉令以及
“红都来电”和“中央首长讲话”;铅印的或油印的传单像雪片一样在街头巷尾飘飞。墨汁
、纸张、浆糊如同粮食和菜蔬,成了人们每天生活的必需品。邮路中断,班车停开,商店关
门……

  有些家庭分裂了,有的父子决裂了。同志可能变为分敌,冤家说不定成了战友。过去的
光荣很可能成为今天的耻辱;今天引以骄傲的,也许正是过去那些不光彩的事。看吧!许多
过去有权力和有影响的人物,正戴着纸糊的高帽子,手里敲打着破铁桶或者烂马勺,嘴里嘟
囔着自己的“罪行”,正一溜一串地游街哩;而另外一些普通的群众,正站在权力的讲坛上
大声演说着,号召着,命令着……

  乡村里,有的人离开了自己耕种的土地,也被吸引到了革命最激烈的地方——城镇。这
些人有的是专门去闹革命的,有的是乘机去做黑市生意的;有的既闹革命,也做黑市生意。

  那些企图反对这些外流“革命家”和生意人的队干部,不分青红皂白,纷纷被城里来的
“点火队”宣布为“假洋鬼子”,一律靠边站了。

  社会变得一反常态。可是时令却一如既往:“寒露前后,秋风飒飒地吹落了第一批枯黄
的树叶。山头上,川道里,一层薄薄的秋庄稼不几天就收割完毕;那斑斑驳驳的大地躺在浅
蓝色的天幕下,猛一看,好像瘦了许多……

  城市在动荡中……

  乡村在动荡中……

  全国的运动看来很不平衡。当上海的“一月风暴”刮到这个县的时候,已经到了十月。

  本来早已瘫痪了的各级党组织和行政组织,被本县两大派对立的群众组织“红色造反总
司部”(红总)和“红色造反总指挥部”(红指)所属各系统、各单位的战斗队,不费吹灰
之力,一天之内就你抢我争地夺了权:把那些权力的象征——钢的或木的,大的或小的图章
拿来一封存就行了。然后各自宣布无产阶级革命派夺权胜利,分别嬉开庆祝大会,锣鼓声震
天动地,鞭炮的灰白硝烟弥漫了整个县城的上空……

  无产阶级自己建立的政权又大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号下被砸烂了。这当然是史无前例的,
同时也叫人多少不可思议!

  失去了阶级的统一意志,权力马上出现了真空。现在,一切都处于无政府状态中。

  谁是真正的革命派?谁将统辖全县的十三万人口呢?

  街道上挤得水泄不通。两派人搅混在一起,唾沫星子乱了飞,没没黑地辩论着:证明自
己革命,对方反革命。到处都是讲坛,到处都在进行着唇枪舌战。城市像一个巨大的蜂窝。
嗡嗡声整天不断。各处论战的双方都在引经据典,马、恩、列、斯、毛主席、鲁导的话被整
段整段地引用背诵;这些神圣而庄严的经典也可能立刻又被淹没在一片讽刺、挖苦和辱骂声
中。一旦嘴这种武器不得力的时候,就开始打肩胛、动拳头,直到打得鼻子口里血直淌!真
理的谬误混杂在一起,舌头的拳头交替着使用,华丽的词藻和骂娘的粗话都能博得欢呼……

  而在另外一些地方,比如红总总部所在地人委和红指指挥部所在地县委,总司令、总指
挥分别和他们的常委们以及对方骂作“狗头军师”或“黑高参”的智囊人物们,也各自正在
没是没黑地开会,以便策划下一步的行动。在他们的各自的会议上,拍桌子、掼板凳、摔茶
杯,争辩、论战、好说、臭骂……刺耳的声浪把会议玻璃窗震得咝咝价响!

  两地大门口和围墙周围,站着和走着一些立眉竖眼的人。

  这些人手里提着棍棒,腰里别着刀子,像御林军守卫着皇宫,神色庄严而骄横。这是两
派首脑部门直属的组织,跨行业组成,打人、抄家、给“走资派”上刑都由他们管。红总叫
“孙大圣”战斗队;红指叫“千钧棒”战斗队。这些人一般白天睡觉,晚上活动……

  而这时,两派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无不围绕着他——县委书记马延雄而进行。

  可是,他现在在哪里呢?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vaneyck.ummu.u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