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3年 文集目录>>chocho.1(暗夜紫)>>>>花祭

主题:花祭
发信人: chocho.1(暗夜紫)
整理人: chocho.1(2003-08-16 20:54:46), 站内信件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自古便将女子喻花,看遍这渺渺世间,春起秋落,山高月紧,如花女子竟难得善终。
   纵你是冰肌玉骨,双眸似星,肌肤胜雪,梅不画而翠,唇一点就红,行如弱柳迎风,笑若桃花初绽,一顾,倾楼;再顾,倾城。如此美人,无一而终。想那“杨家有女初长成”纵是“三千宠爱在一身”,最终也未能逃脱惨死的命运;想那与司马相如两双相好,私奔而去,情词诗赋,纵是才情,最终也未能逃脱弃妇的命运。
   美人有美人的悲哀,她将年老色衰,或将遭之遗弃,爱她的男子无非爱她的美色。偏偏却想那诸葛孔明弃其他女子而不顾,偏要那黄承彦家阿丑为妻,偏为阿丑的贤德与才情所倾倒,那《简爱》中的罗切斯特,爱上了那个淳朴而善良的女子,还有车尔尼雪夫斯基爱上了坚强勇敢的华茜爱娃,因为真正能审美的人,第一注重的是心灵的契合与人的品德才华,而行貌毕竟是第二位。
   想那美人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尘世如海,要一个知心人又何等而难
   黛玉如竹,挺染孑立,站在风雨飘摇中,戚戚呜咽。尤其是如此敏感与才情的女子,尝尽了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冷寂。此等美人,注定孤寂也。但想那每次心有忧结,思有所固时,却总有个哥哥牵挂惦记,为何人人都不知她心忧而那人却了然?当那微风拂人,衣衫与花尸飘诀,落花如雨,闷杀阶前葬花人时,为何人人都不记挂而又有人记挂?想那尔今死去侬收葬,未知侬身何日丧。也未知那竹子开花便是死时,未有太多的光阴。此等一腔忧愁又何人能解?想如今,凡那清高寡欢之于黛玉之女子,如今只是引人注目,却难得有人欣赏。反而还要振振有辞。未知此等人不识美也,休罢,休罢。
   宝钗如蘅芷,冷冷幽香,纵然是另一番美也。虽是出身豪门,高贵摄人之色,嫣然明媚之姿,仍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虽是甚得长辈宠爱,倍受众人倾敬,能与人为善,却也只是羡叹一时,却比黛玉更为凄惨,从头至尾,都未能逢得心中佳婿。虽是遍的羡焉,最终还是了了的来却了了的走。没有他人的一丝牵挂。
   晴雯之神虽比黛玉更甚风流,然而终如芙蓉,虽光泽艳丽,灵窍风流,却还是最终只能让赏花人暗叹花只一季。悲哉。
   古人之所以用花赞美人,却因为花鲜濯清彦,明媚动人,但是花往往只开一季遍得凋零。赏花人故是只在那一季中躇于花下,静静欣赏,未知花季一过,便人也茫茫,心也茫茫。
   偏偏有种“花”四季常在,叹之却寿辰浅短,最后的灭亡是从竹心中“硼”的一声爆炸,而灿烂出细微的花,那便是一生终结。
   想那黛玉,虽命之不辰,虽身躯仟弱,却有爱哥哥心畔左右。
   若我能如此,朝得道则夕可死矣。
   未知如今物质横流,人心不古,遍地脏砾,古代都未得第二宝玉,如今岂有第二哉
   如今芙蓉,蘅芷花未尽,而小身独在此花祭,未免伤大雅。
   爱也许就如花,鲜妍非常,羡焉旁人。   
   然终究,那时花开,尔今花落,最终惟独将剩下那花的初胚重新长出另一朵花,而原先的花则悄然落于树下,化做一滩春泥罢。
   
   


----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安安静静守着小小疆土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