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文学创作>>封存永藏>>文学库藏>>现当代名家文丛>>梁实秋>>转贴:谈友谊

主题:转贴:谈友谊
发信人: slll()
整理人: jessie(1999-09-02 21:41:43), 站内信件
《谈友谊》
梁实秋

----------------------------------------------------------------------
----------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

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诸多美德。如果以友

作基础,则其他的各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当然父子

弟是无可选择的永久关系,夫妇虽有选择余地,但一经结合便以不再仳离为原则

而朋友则是有聚有散可合可分的。不过,说穿了,父子夫妇兄弟都是朋友关系,

过形式性质稍有不同罢了。严格地讲,凡是充分具备一个好朋友的人,他一定也

一个好父亲、好儿子、好丈夫、好妻子、好哥哥、好弟弟。反过来亦然。
  我们的古圣先贤对于交友一端是甚为注重的。《论语》里面关于交友的话很

。在西方亦是如此。罗马的西塞罗有一篇著名的《论友谊》。法国的蒙田、英国

培根、美国的爱默生,都有论友谊的文章。我觉得近代的作家在这个题目上似乎

大肯费笔墨了。这是不是叔季之世友谊没落的象征呢?我不敢说。

  古之所谓“刎颈交”,陈义过高,非常人所能企及。如Damon与Pyt

ias,David与Jonathan,怕也只是传说中的美谈吧。就是把友

的标准降低一些,真正能称得起朋友的还是很难得。试想一想,如有银钱经手的

,你信得过的朋友能有几人?在你蹭蹬失意或疾病患难之中还肯登门拜访乃至雪

送炭的朋友又有几人?你出门在外之际对于你的妻室弱媳肯加照顾而又不照顾得

多者又有几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逆于心,能维持长久于不坠者,又

几人?总角之交,如无特别利害关系以为维系,恐怕很难在若干年后不变成为路

。富兰克林说:“有三个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和现款。”妙的是

三个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最干脆:“我的朋友们啊!世界

根本没有朋友。”这句话近于愤世嫉俗,事实上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

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炼。一旦真铸成了友谊

便会金石同坚,永不退转。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

,纵不像九品中正那么严格,也自然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

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

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

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朱洪武写信给他的一位朋友说:“朱元璋作

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他后来之诛戮功臣,也

不免令人心悸。人的身心构造原是一样的,但是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孔子

,无友不如己者。我想一来只是指品学而言,二来只是说不要结交比自己坏的,

没有说一定要我们去高攀。友谊需要两造,假如双方都想结交比自己好的,那就

远交不起来。

  好像是王尔德说过,“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是不可能有友谊存在的。”

一般而论,这话是对的,因为如有深厚的友谊,那友谊容易变质,如果不是心心

印,那又算不得是友谊。过犹不及,那分际是很难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

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便相交友,这样的例子史不绝书。但似乎以同性为

。并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赖于兴趣之相近与互相之器赏,但年长的一

面多少需要保持一点童心,年幼的一方面多少需要显着几分老成。老气横秋则令

望而生畏,轻薄儇佻则人且避之若浼。单身的人容易交朋友,因为他的情感无所

托,漂泊流离之中最需要一个一倾积愫的对象,可是等他有红袖添香稚子候门的

候,心境就不同了。

  “君子之交淡若水”,因为淡所以不腻,才能持久。“与朋友交,久而敬之

”敬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不过“狎而敬之”是很难的。最要

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Mark Twain说:“神圣的友

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如果不开口向

借钱。”这真是慨而言之。朋友本有通财之谊,但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世上

难望的事是借出去的钱,一般人为最倒霉的事幼莫过于还钱。一牵涉到钱,恩怨
便
很难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长中的友谊都被这阿堵物所戕害!

  规劝乃是朋友中间应有之义,但是谈何容易。名利场中,沆瀣一气,自己都

以明辨是非,哪有余力规劝别人?而在对方则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谁又愿意别

批他的逆鳞?规劝不可当着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伤他的颜面,不可在他情绪

宁时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我总以为劝

规过是友谊的消极的作用。友谊之乐是积极的。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人

要朋友的。“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看见宇宙的大观,群星的美丽,他并不能感

快乐,他必要找到一个人向他述说他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共享快乐,比

受患难,应该是更正常的友谊中的趣味。

--

回到首页      回到奇文共赏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 club.netease.com.[FROM: 202.109.57.101]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