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ve2000()
整理人: yvonneh(2000-08-13 22:07:29), 站内信件
|
冰糖葫芦算不算北京小吃呢?这很难说,这种零食很多地方都有,但其最初
流行的确在京津地区。金庸的名著《鹿鼎记》中韦小宝骗假太后说瑞栋逃跑,并
且通过一个买冰糖葫芦的与其联系。虽然是小说,但金庸文史知识十分丰富,这
也可做为冰糖葫芦早就在北京流行的侧面证据。
早年,北京买冰糖葫芦的扛一个大草把,上插许多串冰糖葫芦(现在流行复
古,又可在大街上看到这样的了),沿街叫卖,喊“冰糖葫芦----”,尾音
很长而且“芦”字要加儿化音。在天津则到过来,喊“葫芦---,冰糖的”。
早年的冰糖葫芦花样十分丰富,不仅有各种果的(象橘子、黑枣等,这现在
也有),而且还可以加上各种馅。以前做冰糖葫芦是十分讲究的,红果一定要洗
净、去核,去核是将红果拦腰劈为两半,将核拨出,然后仍合成一个串在竹签上 。
由于去核后红果内还剩下一个空腔,再讲究一点的就填入馅,馅是以豆馅为主,
添加青梅、京糕、核桃仁、瓜子仁、青红丝等可随意搭配(当然都要切为碎块) ,
这样更有味道。
另外还有一种冰糖葫芦,叫它“冰糖葫芦”已是不确切,北京常称为“大挂
山里红”,只有在庙会上才卖,是将红果去核后用签扎眼,串在绳上,一百颗一
串,系成一圈如同佛珠。逛庙会的小孩往往买一串挂在脖子上,边走边吃,又好
吃又好玩。这一串非常大,个儿不太高的孩子挂在脖子上都能垂到地下。
现在,冰糖葫芦仍很盛行,但差多了。大家从来没看见过去核的冰糖葫芦吧 ?
更谈不上加馅了。而且最糟的是往往都不洗了,有一次父亲问一个小贩为什么不
洗,答曰:洗了就不爱沾糖了。这是实话,红果洗干净了后沾糖不匀而且厚,这
样既不好看损失也大,可总不能因为这个就不管脏净了,可以想象,在树上挂了
月余的果子不洗有多脏。这可不是故意恶心大家,虽然冰糖葫芦好吃,现在的,
哼哼,也只有少吃了。
-- 世界上最遗憾的事是两个相切的圆,如果你知道为什么,那么,我就是世界上最遗憾的人。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11.10.2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