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ickmomo(鱼鱼游)
整理人: becky_lang(2002-09-01 21:51:01), 站内信件
|
我和我的演员室友
[鱼鱼游]
说起来,我和七位姐妹所在的那个寝室,在俺们人文学院,还是小有名气的。虽然这种名声在别人嘴里流传时通常总透着那么一股子"诡异",不过我们八位还是自得其乐地把自己归为了"人物"。
和每个有过大学生涯的同学一样,四年的住校生活总是被寝室里的各种趣事充实得丰富多彩。我们也不例外,只是尤为让咱们得意的是俺们寝室有着两次比较成功的演出经历。以至于有段时间我们对外的广告词差点就改为了,"其实,我们都是演员。"
第一次小试牛刀是在进校后不久的中秋晚会上。在俺的大力倡导下大伙一致同意摒弃文科女生唱歌跳舞的老三项,改演小品。当时虽然经验尚不够丰富,但那出以当时流行甚广的各类广告词改编而成的《武松打虎》还是搏得了满堂彩。有人甚至将俺和俺们寝室评为了"中文系闹剧之祖"。虽然大家明知大力歌颂咱们的人有着丰富的言外之意,但我们还是当仁不让毫不胆怯地承揽了那顶高帽。
第二次是最风光的,几乎成了我们寝室,不,应该说是咱班的永久性光彩回忆。
当时我们已经步入大三光荣加入"高龄姐妹"的行列,生活整日都被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填塞着:一室人谈恋爱的谈恋爱,K英语的K英语,混入学生会内部的日理万机,俺这种见钱眼开的正四处包揽第N+1个打工机会……总难聚齐,话题不一,感情趋淡。
某日清晨,一个官至"学生头儿"的室友无意间提起中文系要举办一场"空前绝后"的大型文艺汇演的事,絮絮叨叨地跟我们介绍那些小师弟小师妹们为参演耍的各种"花招",令众人前仰后合,我在洗漱间顺口哼了一句"想当年,武松打虎……",不料激起了众多麻木心灵的震撼,于是七人一拍即合,令我立即重写剧本,作为"中文系闹剧之祖",大家要为系里"发挥余热"。这帮人马也倒痛快,通过决议之后说散就散,让我满嘴泡泡地愣在洗漱间里回不过神来。
因为报名已经在前一日截止,所以第一,二节课我们选择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题之后,在课间就由那个打入学生会内部的同学飞奔系上利用职务之便插队报名。第三,四节课我一边写剧本一边将各个角色分配至人头,然后大伙就一边乐一边背台词,有人偶发灵感就顺笔帮我修改,中午完稿,一寝室的人就一边拿着饭盒一边排练,象一伙小孩一样激情勃发。
晚上系上要对节目做一审,咱们走了后门可以最后一个上场,一边修改成稿一边排演,轮到咱们的时候,时间刚合适。于是在目睹众多师弟师妹们的精彩表演之后,一帮"为老不尊"的家伙拿着台词本就上台了。98新闻的学弟学妹们"继承"了俺们的风气也是一味搞笑,97中文的兄弟姐妹们则是老成持重的"雷雨"。我们有着"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的预感,所以大伙都显得非常悲壮。不过悲壮也许正体现了荒诞剧的精髓,我们赢来的掌声比预期中的还要多,以至于后来大家都有些喜不自禁地结巴起来。
然后就是一路过关斩将地二审三审,我们不断修改剧本,不断调整角色配置。最后由我和另一位搞笑级美女"武松打虎"的老搭挡担纲,每人分饰两角主演对手戏,其余同学分别客串配角,做舞美,做道具,做服装,还有化妆师。我们的道具非常夸张,通常由我设计然后由巧手MM用纸盒,纸条,颜料加工成品;服装由床上的蚊帐,床单与床帘以别针联合为一体;我借口皮肤过敏逃去试妆一劫,然后看着众人被各种化妆品弄得人鬼难辨……
忙碌的日子过得总是很快,几乎一闪眼就到了演出的日子。一群老顽童嘻嘻哈哈地在学校招摇过市,有点害羞又有点不可一世。很难形容的心情。
准备还算充分,可是总有难以预计的问题出现。比如班上两位自告奋勇要帮俺们抖动布条扮演"长江"的男生因为乐不可扼笑得太过十娘还没跳江江就被他们笑垮;比如俺的搭挡在换衣服时由于时间仓促别针还没别好就抬脚上台结果刚亮相衣服就散了架幸好她反应灵敏,将衣服用双手裹住,让人分不清到底是演员出错还是故意为之;比如俺在改妆时差点忘了小丑的鼻贴临上台前被人扯回然后顺手脸上就被拍上一大块胶布后来才发现完全没有贴到位:(……
整个大礼堂坐无虚席各个门口都站满了观众,我们的节目如期地轰动,只可惜因为某位领导说讽刺意味太重没有评上优秀,所以没能给俺班的告别演出划上圆满句号,但对于我们寝室来说,玩的那个爽,是到现在以及可以预期的将来,都会一直津津乐道的。
后来听说我们的小品被系上刻成了光盘,我一直都很想弄出来倒卖给班上的同学小赚一笔,可惜后来被系领导"识破",只得罢休……
怀念我的演员室友```!永远!
小鱼记在离校后首次团聚宴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