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sbd3210(小艾)
整理人: lalala-o-(2004-01-19 04:45:09), 站内信件
|
翻翻台历,还有二十二天过中秋节。
有位名人,好象是苏联的柴可夫斯基说过:“回忆就像月光,它恰如其分
地照亮了往事中最美好的部分。” 现在看来,中秋节的月饼就如回忆,点缀着
岁月中最美好的部分。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听过好几个版本,唯一喜欢的说法是:唐朝时,太宗
李世民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八月十五这
天凯旋归京,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太宗李
世民大喜,接过装潢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
“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从此,中秋节吃
月饼的习俗便传了下来。
小时候吃的月饼几毛钱一块,外面是香甜适中的酥皮,一口咬上去脆扑
扑的碎片直往下掉,红红绿绿的饼陷记不清都有些什么东东了,但总有一两粒
晶莹剔透的冰糖隐藏其中。那时的月饼没有啥包装讲究,只有一层透明的白纸,
上面印一个套红的嫦娥奔月图。
想起来,仿佛当时隔着包装纸,就能闻到月饼那质朴、诱人的香味,那
是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曾经中秋节的味道。
再后来就吃到两块钱一个的大月饼,贼大的一个,外面那层金黄的皮,
厚实、松软、香甜、有些像蛋糕,美味更历史性的跨一大步。
这以后就是豆沙月、蛋黄月、果仁月、咸肉月、莲蓉月等等眼花缭乱
不甘示弱的节前节后冒出来,充分昭示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记
忆中的那个套红的嫦娥奔月已落寞的飘向了岁月深处。
工作以后,中秋节也用不着自己买月饼,都是公司派发月饼。前几日
领月饼时,同事说“这是某某大酒店的月饼,很贵的。”拿回家打开精美的包
装盒,里面还有一层硬塑料包装,八个双黄莲蓉月饼,配套的刀叉像阔佬似的
安躺在宽大的别墅中。细细品尝,边饮乌龙茶或绿茶,确是清香爽口。
年年岁岁皮相似,岁岁年年馅不同。伯牙摔琴谢知音,不知今年中秋
时节谁与我支撑一片月饼的浓浓景象。
愿彼此皓月当空时,阖家团聚,谈天说地,尽享团圆之乐。
---- 你从玫瑰里面
看见我的笑脸
红红的温暖 安静地绽放在心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