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香港龙情>>〖 身 在 香 港 〗>>【 居 港 生 活 】>>╠ 森 美 ╬ sam726hk ╣>>捧幾個典型

主题:捧幾個典型
发信人: sam726hk(森美)
整理人: wwwcwd(2002-09-02 19:53:44), 站内信件
政府很希望加強所謂社會凝聚力,召集了一批「學者」開會研究。

 加強社會凝聚力,特區政府要向六十年代的國共取經。中國加強凝聚力,用共產黨的一句話,叫做「捧幾個典型」,例如雷鋒,是當年社會湧現的英雄人物,情節真假不必探究,總之《人民日報》上面登出來的,就是真的。中國人民全都相信,就有凝聚力。

 今天香港能捧的典型,其實有很多。例如宣布破產的阿B逆境求存,高呼「我的人格尚未破產」,足以令青少年學生興起一個「學阿B人格運動」。

 會考窮狀元李奇光,自食其力,闖龍潭、踏虎穴,夠膽報名參加連藝員薪水也要銀行撥現款救急才可以發薪的亞視的《百萬富翁》節目,憑着簡炳墀提倡的「食力精神」,贏取帳面獎金六萬元(說是帳面,因為據說獎金不是馬上過水的),對於廣大青少年,也是一劑強心劑。最近的一宗,一名地盤保安員,清晨騎單車,進入大角咀行車隧道,出來時遭的士撞至重傷,送醫院時情況危殆,還很情急地問那輛單車去了哪裏,大叫:「我不能失去單車!」

 這是一種甚麼精神?這是一股敬業樂業的精神。當謝霆鋒駕着價值百萬元的開篷跑車,一撞就撞掉,但這個社會竟然還有對一輛廉價的單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的上進打工仔。這位保安員,但願他能吉人天相。

 單車找不回來不要緊,只要眼中雖無單車,心中仍有單車,這就要靠政府捧幾個英雄典型人物來加強凝聚力。

 內地即使在文革時代,也不是一無是處,有值得政府學習的地方。開動宣傳機器,炮製幾個典型。

 不盡力去尋找新希望的單車,是不會自動開駛回來的。




----
香港龍情香港龍情香港龍情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