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john(john)
整理人: huangtm2(2002-09-27 19:39:41), 站内信件
|
在“七山二水一分田”,女耕男读的粤东梅州客家地区,素有以狗肉入药作为滋补身体的俗习。
客家人从黄河流域中原一带南迁而来,饮食习惯仍保留着远祖古汉簇人的遗风,不喜吃牛、羊、肉,对猪、狗、鸡情有独钟,“狗肉滚一滚,神仙都站不稳”,远在秦末汉初时期,吃狗肉已成为汉族人的一种饮食习惯。楚汉相争之时,刘邦赴项羽“鸿门宴”时的贴身待卫,“樊哙”,便是屠狗夫,未跟刘邦造反之时,是乡下的屠狗专业户。屠狗成为一种职业,可见当时狗肉之需求量,吃狗肉之盛行。
梅州人客家人吃狗肉,在20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多以秋冬为多,先把狗肉血水炒去,捞起,然后用花生油把生姜炸熟,再把狗肉与姜同炒,狗肉炒至将熟时再与自制糯米甜酒一起倒进泥煲中,用煴火慢慢煲。凭各人喜好,亦可加一些当归、红枣、巴桔、北芪、杜仲、党参、杞子等药材,此为甜食之法,对固肾培本最为有效,是中老年男女的滋补佳肴。
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文化的多元化,吃狗肉在梅州城乡皆四季有之。
狗肉煮米粉(米线)是梅城中大众化和老少咸宜的快餐,5元人民币即可吃得心满意足。而酒楼宾馆,沙煲狗肉已成为主菜之一。沙煲狗肉之配料,多以艾叶,中医谓之为温补。
寒冬之时,盛行打火窝。北方之火窝,多以滚热麻辣令你舌头辣得打卷而爽快淋漓。梅州火窝,唱主角的是狗肉火窝。以酒糟、紫姜炖好的狗肉为煲底,客人夹之以生菜、艾叶,在滚滚的狗肉汤中,一筷下去,蔬菜顿熟,菜中之狗肉醇香,令人食欲大增,佐之名酒,在严冬之时,顿觉全身春意。
以上吃法,皆为咸食。
狗肉已成为客家菜中亦汤,亦煲的主角。
“ 饮食文化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后的文化多样性的特征,是不可能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步一体化的”。欧美诸国不食狗肉,有其文化渊源。更有因其所养狗的品种不同。中国人吃狗肉,源远流长。所养之狗与欧美诸国更是大为不同,在西风东渐之今日,吃狗肉却没有在“学习西方文明“中湮灭,却不断发扬光大,花样推陈出新。最主要是中国人所吃的狗肉,不是狼狗,牧羊狗,沙皮狗 ,哈巴狗等类,而是一般普通的白天四处游狂,晚上看家的家狗。中国的美食,目前在欧美大行其道。而吃狗肉,笔者相信,欧美诸国男女一尝之后,肯定也会叫OK,不过,你请鬼佬吃狗肉之前不要告诉他们这是什么,反正洋人不知狗肉之味。
---- When You Walk
Through a storm
Hold your head up high
And don't be afraid of the dark
At the end of the storm
Is a golden sky
And the sweet silver song of a lark
Walk on
Through the wind
Walk on
Through the rain
Though your dreams be tossed and blown
Walk on
Walk on
With hope in your heart
And you'll never walk alone
Walk on
Walk on
With hope in your heart
And you'll never walk alone
You'll never walk alone
Walk on
Walk on
With hope in your heart
And you'll never walk alone
You'll never walk alone
Walk on
Walk 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