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nox(黑啤)
整理人: lilin(2002-11-25 22:21:13), 站内信件
|
西北之旅日记
作者:陈开国
6月21日(五月十一) 星期五 晴
早起,陈汉周开车送陈云萍和我到深圳机场,与院旅游团三十余人会合,乘CZ3257航班飞西安,开始西北丝绸之路旅行。中午抵咸阳国际机场,转乘大巴经高速公路由北门入西安城,住钟楼东街闹市区文商宾馆。下午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内陈列出土文物甚多,十分珍贵。然后参观碑林。历代书法珍品多以石碑镌刻,西安碑林收藏最富,名冠全国。碑石主要在室内陈列,黑压压一片,气氛沉重肃穆,室内灯光微弱,碑上文字不能细看。在我最崇敬的《圣教序碑》面前伫立良久,碑上文字我已临习多遍,入目熟悉而且亲切。此碑已断成两截,但碑上文字依然非常清晰。碑林内有各种书法石刻拓片出售,要价甚高,仅选购米芾四条屏拓片以作纪念。导游张勋对陕西特别是渭河流域人文、地理、风景名胜及地下文物分布情况熟悉,知识丰富,讲解详细,大家对他印象很好。
晚上陪金锡光与西安朋友一起在杂粮食府进餐。饭后同游钟楼北街,体验西安夜市风情。由段工程师带领,到一家浙江人开的文化用品商店,选购了七封很小的剪纸,每封内装十张,多为红色,还有一封是彩色。剪纸虽然构图简单,但很可爱。价格也极便宜,每封售价仅两元钱。西安民间艺术国内外驰名,剪纸是其中一绝。另购刻有启功书法镇纸一对,宣纸信笺和毛笔若干。
6月22日(五月十二) 星期六 阴,有雨
早饭后乘车东行临潼,参观秦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坑共四个,为模仿当时完整军事方阵建造,工程宏大。兵马俑以真实人马比例塑造,完全写实,形象生动,堪称世界奇迹。俑坑布列于秦始皇陵前方山坡处,意在地下另一世界护卫秦皇。现在对游人开放的只有三个坑,其中还有部分坑道没有完全发掘。原因是陶佣出土之后,其上的彩色很快氧化,保护技术尚未过关。距秦兵马俑坑远处的秦陵很大,是一座圆形土丘,被植被覆盖,保存完好,至今没有发掘。由秦佣坑想秦陵,可知秦陵工程更加浩大,其中珍宝无数,发掘出来,定为天下奇观。在整个关中地区,到处可见古代帝王将相陵墓,这是陕西最大的旅游资源。
下午雨中游览骊山华清池。华清池的名气很大,唐代大诗人有吟咏它的名篇,唐名皇与杨贵妃的故事流传很广。现代张杨两将军又在此兵谏蒋介石,举世震惊。骊山在民间有更大的影响,人们都知道骊山老母的传说。这些真实和虚幻的故事,增加了骊山华清池的文化色彩。千百年的故事在这个地方发生,人们渴望到这里对场地亲身体验。而在雨中游览,又别有一番韵味,更牵动人们对古往的追思。建筑中以道旁的石灯台最富唐代特色,拍摄多幅数码照片留存。
返回西安再到城东南参拜慈恩寺大雁塔。慈恩寺在唐代享有盛名,为玄奘藏经而建。玄奘住寺八年,翻译经藏千卷。唐代文人因故多会于此,“雁塔题名”,风靡一时。现在仍然是海内外人士访问西安时必到之处。大雁塔造型古朴,气势雄伟,在现存的古塔中,别具一格。寺内十分清幽,寺外新建一个大的广场,成为人们休憩的好地方。今天西安因为有雨,气温不高,又是休息日,寺外游人很多。
几次乘车绕行城外,清晰望见西安城墙,特别是南部城墙,因有城门及门外完整设施,庄严肃穆,是少有的古代城池景观,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晚上乘火车去兰州。
6月23日(五月十三) 星期日 晴
上午很早到达兰州,火车站新建,站前道路正在修整。在一个快餐店品尝正宗兰州拉面,味道确实不错。店外有几个当地市民,无所事事,衣着多是改革前的中山装,给人的感觉是,纯朴中杂以陈旧,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滋味。
早饭后游览黄河水车园,巨大的水车模型耸立在黄河南岸。这一景点,对于江南游客并不新奇,但在兰州历史上,却是很有价值的纪念品。兰州虽有黄河水利,然而直到明朝才引进水车汲水灌田。从此黄河上游数百里之内,水车转动,黄土高原之上,良田万亩,富甲一方。更能吸引游客的,是岸边的羊皮筏子,这是古老的渡河工具,许多人没有见过。同游者对乘坐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兴致很高。羊皮筏子由数只完整的羊皮充满了气,扎在一起而成,在筏子上放一个固定的木架子,再在上面放几块垫子供人乘坐。一个羊皮筏子可以坐六个人,每人穿上救生衣,顺水漂流至下游铁桥处,再由快艇牵引折回。这里的黄河河面宽阔,河水澄黄,水流不急。漂流一个来回,二十分钟就够了。上岸之后,漂流的人非常兴奋,他们有了在黄河漂流的不凡经历。
接着去参观黄河母亲石雕。石雕很大,用红色花岗岩雕成。据说是一位女雕塑家的作品,作品完成之后,发现还有不足之处,留下一点遗憾。我看这件作品的成功之处,表现在造型具有东方美,线条简练,石料颜色选择很好,与中华民族和黄河的关系十分吻合。如果说仍有不足,恐怕是立意尚可商榷,因为作者受到当前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只雕塑了一个孩子,这与中华民众以亿计数的现实,相离甚远,把黄河母亲的伟大生殖养育功勋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其次是人物形象以安详为主调,并不完全妥当。全团十余女性在塑像前合影,她们应该享有母性的骄傲。
之后,步行穿过铁桥至黄河北岸。铁桥名中山桥,已有数十年历史,较为陈旧,但仍是兰州重要渡河设施,桥上车辆行人络绎不绝。离桥不远处,拾级登山游览白塔。塔下有寺庙,传出集体诵经的声音,在山间回啭。白塔不高,中部为圆形,上部为八面体,造型优美。白塔坐落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北屋陈列并出售兰州特有的工艺品葫芦雕。葫芦有大有小,艺人在上面雕刻出精美的图画。兰州人欣赏葫芦,我想,大概与葫芦的两大功用有关,葫芦可以用来装酒,还可以作为在水上漂浮的工具。
下午在甘肃国际大酒店少事休息。晚上在黄河北岸的一家饭店吃涮羊肉。这一餐给大家留下甜美回忆。羊肉是鲜嫩的羊羔肉,在火锅的滚水里涮一下,沾上地道的作料,送入口中,感觉非常爽口,闻不到一点膻味。吃得最多的一桌,一边大口喝酒,一边大口吃肉,一连吃了十八盘,算是在兰州过了一把瘾。
饭后到黄河岸边赏月,景色优美,很有情趣,感觉比吃涮羊肉还要好。天穹一碧如洗,月亮悬挂在东方天空,异常明亮。还不到十五,但看上去,今夜的月亮已经够圆了。黄河水在月光下泛着细细鳞波。两岸的路灯已经亮起,更有耀眼的霓虹灯在闪烁。这应该是兰州黄河岸边最美的时光了。
晚上再乘火车去嘉峪关。车上与德国青年旅游者罗伯特相遇,他很快就加入了我们的团体。金锡光和他一见面就亲如兄弟,但是金大侠的流利“外语”,罗伯特一句也听不懂。金和罗的沟通,只好求助于邹蓝和金玉珊。老金在兰州还认识了一位小妹,就是导游邵蕾。小邵的母亲是朝鲜族。小邵开朗大方,也善于讲故事,爱开玩笑,与老金性情相投。
6月24日(五月十四) 星期一 晴
早上八点抵达嘉峪关站。这里与北京时间应该有一个多小时的时差,在火车上,已经天色发亮,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这就是著名的祁连山了。
嘉峪关市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因关建市。嘉峪关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在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雄居东西咽喉要道,成为天下雄关。现在它的军事价值已经不大,而旅游价值日渐提高。嘉峪关市周围古迹众多,名胜林立,为西部重要旅游胜地。嘉峪关城市很小,是真正的戈壁滩上的城市,在这里水和植物都十分宝贵。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河西走廊著名的“左公柳”和“左公杨”,它们都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在荒漠中看到这些坚毅的生命,不由对它们以及种植它们的人们,肃然起敬。
以凭吊的心情踏访嘉峪关,对整个关防设施看得很仔细。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壁垒森严。城墙以黄土夯筑而成,外面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城墙上还有箭楼、敌楼、角楼等建筑,不仅军事功用齐备,而且具有整体建筑美。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独自一人察看了游击将军府,前院后院所以建筑都很简朴。询问导游得知,嘉峪关建成之后,这里没有发生过大的战役,可见是起到了防御的作用。
站在嘉峪关城墙之上,举目四望,一片苍凉。心中油然升起对历史人物的敬意,这些人物包括建关之前,越过关隘远涉戈壁荒漠西去东来的使节、商贾、僧侣、学者、艺人以及普通百姓,由他们打开了东西方的交流;也包括建关的军人和百姓,以及建关之后驻守过这里的历代军人,是他们以青春和热血换来了东西方长久的和平。嘉峪关永久矗立在这里,是对他们永久的纪念。
从嘉峪关城下来,再去攀登北面的悬壁长城。悬壁长城是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其中一部分用黄土夯筑建成,城墙斜度为45度,远远望去,似悬挂在山上,又如黄色巨龙,从天而降。那天天气晴朗,烈日当头,气温较高。我们旅游团没有人攀援,只有我一人疾步爬到了半腰,差不多快到第一个城楼了,听到全团人一起喊叫,只好弃而返回。和我一起攀援的,是香港的一个旅游团体,成员都是老人,他们爬得很辛苦,但很有毅力,我为他们而感动。
之后驱车戈壁近四百公里,沿途少有绿洲。天气晴朗,气温很高,时有轻纱状钩钩云在天空浮现,远处天际水气上浮,形成不太清晰的海市蜃楼。
下午四点到瓜州安西,饭后继续西行,七点到敦煌,趁日落前赶至鸣沙山看大漠落日。同团部分人赤脚踏沙上山,一片天真童趣,罗伯特和冯苏宝的夫人李永芳也在其中。我则加入骆驼队,骑骆驼沿鸣沙山山腰绕行一圈。骆驼是和牛一样温驯的牲畜,对人类贡献很大。骑在骆驼上面,由人牵着在沙中慢慢行走,想象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可爱的绿洲,古人就是这样穿过浩瀚沙漠,需要多么坚忍不拔的毅力!途中少事休息,几位小姐一定要体验一下滑沙的感觉,不少人不得要领,滑沙时前脚登沙,飞沙扬起,弄得满身满脸都是沙子。虽然如此,她们还是乐在其中。傍晚时,西天被乌云遮蔽,没有看到大漠日落的壮观景象。翻过一座沙山,就到了月牙泉,这时天色已晚。鸣沙山在戈壁上孤立,月牙泉在鸣沙山怀抱中永不被沙掩埋,是大自然的奇迹。
在汽车行走在戈壁滩时,金锡光以年轻人的精力和热情,在车上朗读他杜撰的八封情书,给车上人带来无限欢乐。戈壁上有一车富有朝气的生命。
6月25日(五月十五) 星期二 晴
上午休息。午饭后参观莫高窟。天气依旧晴朗。
敦煌城市很小,但名气很大,历史上做过国都,在西部发展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史书对敦煌的解释是:“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意。敦煌地理奇特,群山拥抱,干旱少雨,却有党河雪水,滋润肥田沃土,成为西部戈壁沙海中著名的绿洲。更因此这里成了魏晋时期中国北部的文化中心,成为名流学者荟萃之地。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僔和尚在三危山下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营造活动延续千年,创造了闻名中外的敦煌艺术。
莫高窟现存491个洞窟,有2,400多尊雕塑,45,000 平方米壁画,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艺术宝库”。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为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完美结合,内容涉及数百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其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无比珍贵。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敦煌艺术震惊了世界,其后“敦煌学”便成为世界性显学。
在数百座佛洞中,经常对游人开放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我们这次共参观了开放的十个洞窟,年代从隋到宋,其中部分洞窟已遭破坏。最后参观的是三大佛洞,其中有世界最大坐佛,工程伟大。在参观博物馆时,购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纪念集,资料相当珍贵。
再乘大巴一百多公里,至黑山满布的敦煌火车站(原名柳园站),快速用餐即上火车。车上冷气不足,午夜中途停车时下车乘凉,唐惠建买哈密瓜,十元三个,众人分食,大饱口福。
罗伯特参观完莫高窟与大家分手,独自一人取道格尔木进藏,从尼泊尔印度回国。与罗伯特拥抱告别后,金锡光止不住流下热泪。
金锡光在大巴上再读杜撰情书四封,车上人盛赞金大侠是情书高手。
6月26日(五月十六) 星期三 晴
早上不到六点抵达吐鲁番火车站,转乘大巴去吐鲁番市。途中远眺天山雄姿,气势非凡。至一兵团驻地前停车,待日出摄影。进入吐鲁番市郊,可看到道旁有葡萄园,道上有驴车来往,这就是吐鲁番最有特征的景象了。清晨吐鲁番市街道清净。住坎儿井宾馆。
上午游览火焰山、高昌故城、古墓群、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葡萄沟,行程安排得很紧。火焰山为天山支脉,颜色赤褐,山形类似火焰。火焰山海拔不高,只有800多米,但它特殊的地貌,特别是《西游记》对它的描写,给人的印象不可磨灭。高昌故城离火焰山四十多公里。这个城市在历史上存在过千余年,很是风光过的。它后来被废弃,是由于宗教的原因。高昌城原来是一座信奉佛教之城,统治者强迫天山以南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新城吐鲁番兴起,老城高昌城和交河城逐渐废弃。现在看到的高昌故城是一片黄土垒,城郭高耸,街道依稀可辨,护城河残迹犹存。我们在烈日下步行很长一段路程,来到外城西南一座大型寺院遗址,先进入讲经堂参拜,再到讲法广场瞻仰,想象当日宏大气象。据说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取经,驻留高昌城讲经月余,就是这个地方。参观完高昌故城,又去看了一处古墓群,墓室简单,但保存古尸完好。只有特别干旱的气候条件才做得到。
参观王洛宾音乐艺术馆是这次旅游的一个特别节目。馆内对王先生一生事迹介绍详细。王先生在西部勤勤恳恳工作一生,收集、创作、整理歌曲千首,其中脍炙人口者,已经成为经典,海内外代代流传,对人类文化贡献卓著。但其命运坎坷,惟晚年声誉鹊起,渐入佳境。三毛是王先生的知音,可惜王先生没有明确回应。王先生留下无价珍宝,可供各民族世代享用。王先生的歌之所以受人喜爱,传唱不绝,主要原因在于词和曲都来源于民歌,抒发了人类共有的感情,表现形式走的是美而简的路子。王先生在文化上成就巨大,值得永久纪念。购《传歌人》光盘和《走近王洛宾》图书各一,王先生之子王海成签名留念。
王洛宾音乐艺术馆坐落在著名的葡萄沟内,从王洛宾音乐艺术馆出来,就走进了葡萄沟。葡萄沟与外面的景色完全不同,像是从火焰山走进了另一个天地。这里有绿树,有清流,景色秀丽。葡萄沟到处是葡萄树,葡萄藤上挂满了绿油油的葡萄串。徜徉在葡萄绿荫之下,看着即将成熟的串串葡萄,这景象着实令人陶醉。葡萄绿荫下面,又到处都是葡萄摊,维吾尔族男女老幼都在这里卖葡萄干。他们待游人十分热情,让人流连忘返。
下午参观苏公塔清真寺。塔的全称“额敏和卓报恩塔”,又名“苏公塔”。1778年,吐鲁番郡王苏来满,为纪念和表彰其父额敏和卓的赫赫战功而建。苏公塔是新疆现存最大古塔,也是全国唯一的此种建筑风格的古塔。塔呈圆柱体,下粗上细,以砖砌成,表面拼有各种几何图形,类似织毯。塔旁是吐鲁番最大的清真寺,与古塔都以黄土颜色为主调,浑然一体。殿堂内有四列七排粗大木柱,空间广大,可容上千人做礼拜。殿内十分清洁,陈设也异常简朴。四周还有许多房间,风格与殿堂相同。人们能够看到的,内外墙壁全是黄土。在参观苏公塔时,远处天际阴云浓重,雨脚清晰可见,但终不见雨过来。
回来在驻地参观坎儿井博物馆。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0公里,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的结构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有大量积雪溶化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当地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走在坎儿井清溪岸边,不禁为这一伟大工程赞叹。
晚上综发院秘书长李罗力生日,饭店为他准备了热闹的维族歌舞。
6月27日(五月十七) 星期四 晴,下午阴,有雨
早饭后乘大巴去乌鲁木齐。吐鲁番至乌鲁木齐只有百余公里,中途在达坂城停车休息,这就是王洛宾先生创作著名歌曲《达坂城的姑娘》的地方。这里已靠近盐湖,可以看到湖边白色的盐巴。中午住进乌市城市大酒店,下午即往南山牧场。
南山牧场是乌鲁木齐南郊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车进沟谷,豁然别有洞天,只见群山青翠,草茂花繁,溪水清幽,牛羊成群,云杉掩映下,毡房点点,风光如画。
我们先到哈萨克牧民的毡房中做客。毡房并不宽大,一半供人走动,另一半如北方的炕,可供一家数口就寝。房内陈设简单,非常干净。外面即是草地,环境十分理想。帐篷错落,彼此之间有一定距离,生活上互不干扰。没有发现他们使用家用电器,以煤作主要能源。以放牧为主,生活方式与自然贴近。同团的张经理对蒙古包熟悉,在毡房内仔细察看,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两者相似,都可以很容易地拆卸,便于迁徙。主人热情好客,早已预备好各种点心,待大家上炕坐好,即为每人斟上一碗奶茶。大家品尝之后,便穿上主人家的民族服装摄影留念。
随后是到山上去游览风光。一些人骑马,另一些人徒步上山。徒步的好处,是可以随心所欲,可以在喜欢的地方驻足欣赏,可以在鲜花盛开的草丛中摄影留念。下山时经过哈萨克族一户人家,他们热情地用西瓜招待我们。返回的时候,下起小雨,空气更加凉爽了。
6月28日(五月十八) 星期五 晴
上午游览天池。天池在乌鲁木齐东面一百二十公里的天山上,大巴开到半山腰,然后再乘缆车上去,步行不久,就到天池边了。天池水碧绿可爱,宛如群山捧出的一块碧玉。周围的山上长满了杉树和草丛。极远处,可以望见雪山镶嵌在蓝天与群山之间,时有白云飘过,非常美丽。天池与神话联系在一起,在左面的山谷还建有王母庙,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瀑布从山谷泻出,水流湍急,水花四溅。大天池下面还有两个小天池,其中一个在缆车上可以远远望见。游览持续到下午,游兴仍浓。
晚上邹蓝引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唐立久及陈方,与李罗力见面。客人介绍了新疆情况。新疆在西部的地位非常重要,历史上如此,现在更是如此。新疆面积辽阔,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绝大部分不适宜人们居住生存,但地下宝藏无尽。五万平方公里绿洲,两千多万人口,多民族共同发展,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现在新疆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很好,新疆与邻国贸易也有极好预期。客人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我得到不少新鲜知识,对西部地位也加深了认识。
秘书长在晚上逛街时不慎被三只手窃走手机,都是邹蓝惹的祸。
6月29日(五月十九) 星期六 晴
早六时起,饭后离开城市大酒店去乌鲁木齐机场,乘XO9307航班,飞行两个小时到西宁。飞机加油,我们在候机室停留四十分钟,感受西宁。当地气温200C,海拔1300米,凉爽宜人。再飞行三个半小时,下午四点到达广州白云机场。乘大巴回深圳,六时许到家。一路昏睡,甚感疲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