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aunt(千津)
整理人: whian(2002-08-19 11:07:38), 站内信件
|
智慧与圆滑
我一直以为中国人智慧的根源在老庄,道德经、逍遥游并没有千言万语,却是中国第一的智慧哲学。红楼洋洋洒洒千万言,最精髓的核心采用了老庄的哲学,所以红楼中处处可见中国人最原始朴素的、也是根深蒂固的智慧。
中国人讲究的宁静致远、知足安乐、重持久不重进取、出世与入世等思想都在红楼中体现。在雪芹看来荣华富贵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功名利禄也不能长久,人生的一切悲欢喜乐到头来终是为他人做嫁衣,人的生命和无休止的宇宙时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红楼中的每个人都不能逃脱命运的安排却还在无知的尽情演出,仿佛一个个小丑,让人看了心酸怜悯。红楼中印象最深刻的几句诗歌是太虚幻境中歌者唱的:“为官的家业雕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己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循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家族观念
中国人重祖先,讲血缘,家族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是牢固的。对于死去的祖先,对于活着的长辈,中国人都格外尊重。这和西方人不同,西方人尊敬宗教中的神灵,可以对他们顶礼膜拜,但是绝对不会像中国人这样对祖先、对长辈、对君王三拜九叩。从这种原始的家族观念辐射出更多的礼、孝观念。
红楼价值
红楼是一本经典的中国著作,由于她成书在几百年前,对于她的分量,应该客观的衡量。我不会把红楼和外国同期作品相比较,因为他们带有明显的背景差异,他们都后人带来收益,但是一定要比较出他们的价值,我以为根本无法比较。如果一定要分高下,红楼也不会输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写透了一个民族的特点的书绝对是最优秀的作品。
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已经很懂得拿来主义了,看到了红楼的局限性和不足,也吸取西方人思想精华,我们今天所用的哲学已经和红楼中的描述不同了,这当然是进步。西方人也在运用中国人的智慧、哲学去弥补他们的不足。评价一个人,一本书应该讲究环境。
---- 眼前拈花微笑 身后摄魄销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