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tgboy(小鱼儿)
整理人: southernchen(2002-08-16 23:21:04), 站内信件
|
注:这是我一个断断续续的随想,写得很慢,里面也肯定有很多的错误的地方,请大家痛快的批评。我希望我是抛砖引玉,能看到思想方家的指导。
一:大熊猫
我很愿意用大熊猫来比喻我们的潮汕文化。怎么说呢?大熊猫和我们潮汕文化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我们都知道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但是这个国宝是很脆弱的。大熊猫在现代的自然环境下,只凭它自己的能力,它已经很难比较好的生存下去了,大熊猫的依赖性太强了,它自身的封闭和没有改变,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它很难继续下去。但是,从历史和自然的角度来看,大熊猫绝对有着极高的价值,但是还是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潮汕文化也是一样,两千多年的历史,古老的传统文明,从经济地理学来看,有着惊人的价值。但是潮汕文化同时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它有着顽固的排斥性,这一点很多年都没有改变。
比如,在我们那里,一般人们碰到什么事情,很多人马上想到的就是找关系,有没有什么认识的人可以来帮助解决,没有的话,就会想办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来得到关系,关系网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有时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而那些当官的人,有些也会很自然的在等着别人来找他们,好有所获利,因为凭他们的工资,给自己抽烟都不够的。这种观念上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它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还有危机感。
现代化的进程是无情的,它很冷酷的清除不适应它的东西。潮汕曾有过十年的辉煌,那是在刚刚成立“特区”的年代,但是现在不同了。说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小平同志的英明。改革开发初期,我国急需大量的资金来支援国家的建设,而国外资本口流口水的看着我们大陆广阔的市场,于是,特区的设立,对于国家,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及时雨”。但是,那时侯,全中国只有五个特区,就等于我们学校的饭堂一样,只开五个窗口,而吃饭的人又很多,再加上潮汕的侨乡优势,大量的资本涌入,造就了10年的辉煌。
而现在呢,大量的沿海地区开放了,西部又在大开发,窗口已经太多了。而潮汕的一些官员,并没有好好的利用原先良好的基础,大力发展本地经济。而是想捞一把。没有给投资者良好的发展道路,导致大量的资本外逃,而有今天的恶果。
大家想象,我们潮汕有几家叫得起名的知名企业呢????
二:一座空城
穷就会落后,落后就回越穷。但是潮汕人穷则思变,可是问题是只有少数人在本地来变,大量的人才都外流到珠三角地区以及其他地方去变了。汕头开了一个人才招聘会,竟然没有一个本科生去,为什么呢?因为有很多人不愿意来。为什么不愿意来呢?因为很多人觉得这片土地不适合他们的发展。为什么不适合他们的发展呢?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要三思啊!!
大量的人才外流,这是一个无奈的痛苦。很多人整天都在关心引进什么先进的机器啊,什么设备啊,但是,他们有没有想到:人才是最大的生产力啊!机器不过是人的生产力的一个表现形式啊!!
没有良好的人才储备的潮汕,接近于一座空城。WTO的来临,知识经济的来临,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没有人才的地方是很危险很可怕的。
三:结论
以后的时间,我想到那里就会写出来的,希望各位同志们来写写自己的看法。两个人的思想经过交流,我们每个人就会多一种思想的。我们有这么多的人,我们的收获会更大的。
--------------小鱼儿的胡思乱想
---- 青山白云外,何处不江湖! |
|